[发明专利]一种增强骨质的保健品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9495.1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景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瑞丰环保微生物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8/39 | 分类号: | A61K38/39;A61P19/08;A23L1/09;A61K36/9062;A61K36/537;A61K31/7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骨质 保健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骨质的保健品。
背景技术。
骨骼健康的维持与饮食营养摄取及生活型态因素有相当大的关联。对于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患者、常从事体力劳动者、运动员或是中老年人等骨骼与关节保健方面,对骨骼健康有更高的需求,人们经常会服用一些骨骼保健品,以期延缓骨骼或关节之退化。
近来维生素D与骨骼健康的关系也常被讨论。维生素D具有促进肠道对钙质的吸收的作用;而维生素D也与骨骼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有关。但是,单独服用葡萄糖胺、维生素D等药品,不能使各有效成分协同发挥作用,且剂量难于控制。目前已有的骨骼保健品有葡糖糖胺、钙等产品,前述葡萄糖胺、钙概系以单方或复方形式制成液态、粉末或铁剂产品。
氨基葡萄糖是人体内合成的物质,是形成软骨细胞的重要营养素,是康关节软骨的天然组织成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氨基葡萄糖的缺乏越来越严重,关节软骨不断退化和磨损。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大量医学研究表明:氨基葡萄糖可以帮助修复和维护软骨,并能刺激软骨细胞的生长。
当人们口服时,前述液态、粉末或铁剂骨骼保健品之一部分易为唾液分解,而影响人体对于骨骼保健品之成分吸收效果,至于液态与粉末状骨骼保健品则有不便于使用者携带口服等缺陷。传统的关节保健品中添加的氨基葡萄糖一般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葡萄糖胺盐酸盐或硫酸盐。然而,人体对于这种化学合成的葡萄糖胺盐酸盐或硫酸盐氨吸收较差,从而导致传统的关节保健品吸收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骨质的保健品,其可以活血、通络、营养神经、补充关节滑液。同时促进胶原质的形成,以及促进钙质的吸收产生,有助于人体骨骼的保健。
一种增强骨质的保健品,由以下各组分按比例制粉后混合而成,均按重量份数计:20~70份的胶原蛋白、12~18份的氨基葡萄糖、杜仲5~25份、丹参4~16份、当归2~16份、姜活5~30份、0.2~0.8份的维生素。
优选的,由以下各组分按比例制粉后混合而成,均按重量份数计:25份的胶原蛋白、18份的氨基葡萄糖、杜仲13份、丹参5份、当归15份、姜活20份、0.3份的维生素。
优选的,由以下各组分按比例制粉后混合而成,均按重量份数计:60份的胶原蛋白、15份的氨基葡萄糖、杜仲6份、丹参12份、当归8份、姜活10份、0.8份的维生素。
优选的,由以下各组分按比例制粉后混合而成,均按重量份数计:45份的胶原蛋白15份的氨基葡萄糖、杜仲12份、丹参4~16份、当归2~16份、姜活5~30份、0.2~0.8份的维生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增强骨质的保健品,由以下各组分按比例制粉后混合而成,均按重量份数计:25份的胶原蛋白、18份的氨基葡萄糖、杜仲13份、丹参5份、当归15份、姜活20份、0.3份的维生素。
实施例2
一种增强骨质的保健品,由以下各组分按比例制粉后混合而成,均按重量份数计:60份的胶原蛋白、15份的氨基葡萄糖、杜仲6份、丹参12份、当归8份、姜活10份、0.8份的维生素。
实施例3
一种增强骨质的保健品,由以下各组分按比例制粉后混合而成,均按重量份数计:45份的胶原蛋白15份的氨基葡萄糖、杜仲12份、丹参4~16份、当归2~16份、姜活5~30份、0.2~0.8份的维生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瑞丰环保微生物应用研究所,未经桂林瑞丰环保微生物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94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