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离子抗菌净霾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9463.1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7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徐意;彭晓光;陈旭;姜益群;姜译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C09D7/12 | 分类号: | C09D7/12;C09D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离子 抗菌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建筑涂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离子抗菌净霾涂料。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尤其是连续超标的PM2.5已严重威胁居民的身心健康。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不足人类头发丝的1/2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如何有效降低PM2.5已成为全社会积极追求的目标。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可阻挡PM2.5的口罩、过滤式空气净化机、负离子空气净化机等产品。其中负离子空气净化机利用高浓度的负离子与PM2.5作用有效去除PM2.5,效果得到众多检测机构与科研单位的认可。
可释放负离子的涂料的研究应用较少。公开号为CN 201110374894.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负离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20~3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10~15重量份的钛白粉、15~20重量份的碳酸钙、1~4重量份的复合负离子材料、1~3重量份的氧化锌、7~11重量份的滑石粉、1~2重量份的乙二醇、6~1重量份的三聚磷酸钠、21~25重量份的水、0.3~0.7重量份的助剂;其中复合负离子材料为一定比例的电激化纳米电气石与纳米电气石的混合物。然而该技术方案的空气负离子诱生量较低,空气净化效果一般且无抗菌效果。此外,公开号为CN03129256.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抗菌负离子涂料,其技术原理主要采用0.01~1重量份的负离子粉体与0.01~1重量份的无机纳米银系抗菌剂,其中的负离子粉体为电气石与奇冰石混合矿石的研磨粉体。然而该技术方案的空气负离子诱生量较低,空气净化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负离子抗菌净霾涂料。本发明通过在成膜乳液中引入负离子添加剂与银离子添加剂等成分,达到抗菌和净霾的目的。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负离子抗菌净霾涂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经研磨、混合而成:
所述的成膜乳液是纯丙乳液、苯丙乳液、乙丙乳液、硅丙乳液、聚氨酯乳液、环氧树脂乳液中的一种;
所述负离子添加剂是电激化纳米电气石,其负离子浓度为2000~50000cm-3;
所述银离子添加剂是50~1000ppm的银离子络合物水溶液;
所述的颜填料是钛白粉、立德粉、高岭土、硅藻土、碳酸钙、硅酸铝、云母或滑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的助剂是成膜助剂、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增稠剂、防冻剂或pH调节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制备本发明所述负离子抗菌净霾涂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研磨
将去离子水、负离子添加剂、颜填料和部分助剂添加至研磨机中,在1000r/min~3000r/min的速度下研磨20min~60min,得到浆料;
(2)搅拌分散
将步骤(1)得到的浆料转移至分散机中,将成膜乳液、银离子添加剂以及余下的助剂加入浆料中,在500r/min~2000r/min的速度下搅拌分散15min~45min,经80~100目的筛网过滤,得到负离子抗菌净霾涂料;
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所述:
所述的助剂是成膜助剂、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增稠剂、防冻剂或pH调节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步骤(2)中所述的余下的助剂是指消泡剂。
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负离子抗菌净霾涂料的颜色需要,添加一定的显色颜料(颜填料)。
成膜乳液,其主要作为涂料的基材,对涂料的耐候性、力学性能等具有重要作用,所述的成膜乳液均可采用市售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未经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9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