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及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99051.8 | 申请日: | 2014-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9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胡娟;韩娟;张文甫;刘琦;秦晓波;翁晓娟;刘云飞;秦福祥;王献军;佟建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6 | 分类号: | G01R3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陈芳 | 
| 地址: | 45803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电流 互感器 极性 测试仪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变压器运行后,为了校验变压器各侧差动、测量、计量等回路绕组极性是否正确、电流回路是否平衡,现有方法通常是在变压器投运时用相位表做带负荷检查,再画出相量图进行分析。然而,该方法耗费大量时间,而且容易出错,若没有及时发现隐藏问题,就很可能埋下安全隐患,造成变压器跳闸事故,影响变压器及整个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变压器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及测试方法,其能够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及检测的准确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变压器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其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控制电路板,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采集变压器低压侧、中压侧及高压侧电流互感器的差动电流的电流采集接头,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控制模块及分别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的供电模块、存储模块及显示输出模块,所述电流采集接头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及存储模块;通过所述电流采集接头分别采集得到变压器的低压侧差动电流、中压侧差动电流及高压侧差动电流,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低压侧差动电流、中压侧差动电流及高压侧差动电流计算得到变压器总差动电流,以及在所述变压器总差动电流大于零的情况下,根据总差动电流与低压侧差动电流、中压侧差动电流及高压侧差动电流的数值关系,计算得到低压侧、中压侧或高压侧电流互感器相位的偏移角度值。
进一步,在上述变压器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中,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其包括正侧面及垂直于所述正侧面的前端面,所述电流采集接头设于所述壳体的前端面,所述正侧面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于供电模块及显示输出模块。
进一步,在上述变压器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中,所述正侧面上还设有多个用于输入控制操作命令的操作按键,所述多个操作按键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
进一步,在上述变压器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中,所述电流采集接头包括用于电性连接于变压器低压侧、中压侧及高压侧电流互感器的差动回路中的多个电压接线端子及电流接线端子。
进一步,在上述变压器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中,所述供电模块为锂电池。
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变压器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电流采集接头分别采集得到变压器的低压侧差动电流、中压侧差动电流及高压侧差动电流,并根据所述低压侧差动电流、中压侧差动电流及高压侧差动电流计算得到变压器总差动电流;
判断所述变压器总差动电流是否为零,若是,则表示变压器低压侧、中压侧及高压侧电流互感器极性正确;若否,则根据总差动电流与低压侧差动电流、中压侧差动电流及高压侧差动电流的数值关系,计算得到低压侧、中压侧及高压侧电流互感器相位的偏移角度值。
进一步,在上述变压器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的测试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低压侧差动电流、中压侧差动电流及高压侧差动电流计算得到变压器总差动电流的步骤具体为: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变压器总差动电流;
其中,Id为变压器总差动电流,为高压侧差动电流的向量值,为中压侧差动电流的向量值,为低压侧差动电流的向量值;Km为中压侧补偿系数,Kl为低压侧补偿系数。
进一步,在上述变压器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的测试方法中,所述根据总差动电流与低压侧差动电流、中压侧差动电流及高压侧差动电流的数值关系,计算得到低压侧、中压侧及高压侧电流互感器相位的偏移角度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低压侧、中压侧及高压侧电流互感器相位的偏移角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90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