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梁吊车司机室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98987.9 | 申请日: | 2014-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1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姜崎伍;王建峰;漆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钢城集团瑞钢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54 | 分类号: | B66C13/5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 地址: | 617008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南山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吊车 司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梁吊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梁吊车司机室。
背景技术
现有双梁吊车司机室的操作台和座椅是固定的。司机坐在座椅上,面向操作台操作吊车。司机操作吊车起吊司机前方的物件比较方便,但如果物件位于司机后方则司机难以看见物件,起吊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便于司机调整视野的双梁吊车司机室。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梁吊车司机室包括司机室主体,司机室主体内部设置有座椅和操作台;双梁吊车司机室还包括旋转座、操作台支柱、大螺母和座椅架;旋转座与司机室主体连接,旋转座内设置有旋转孔;操作台支柱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旋转柱、定位盘和支撑柱;旋转柱穿过旋转孔并与旋转孔间隙配合;定位盘与旋转座上表面贴合限制操作台支柱向下移动;大螺母与旋转柱下部连接限制操作台支柱向上移动;操作台和座椅架均与支撑柱连接;座椅与座椅架连接。
进一步的是:旋转座上设置有弧形的限位长孔,定位盘上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端部位于限位长孔内。
进一步的是:座椅架底部连接有万向滚轮,万向滚轮与司机室主体贴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台和座椅都可以随操作台支柱旋转,使司机既可以面向前方操作,也可以面向后方操作,便于司机起吊各个位置的物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双梁吊车司机室结构图;
图2是图1的B处放大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司机室主体1、座椅 2、万向滚轮 4、操作台支柱 5、挡板 6、旋转柱 7、大螺母 8、旋转座 9、定位盘 10、操作台 11、支撑柱 12、控制线路 13、旋转孔 14、限位长孔 15、限位柱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双梁吊车司机室包括司机室主体1,司机室主体1内部设置有座椅2和操作台11;双梁吊车司机室还包括旋转座9、操作台支柱5、大螺母8和座椅架3;旋转座9与司机室主体1连接,旋转座9内设置有旋转孔14;操作台支柱5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旋转柱7、定位盘10和支撑柱12;旋转柱7穿过旋转孔14并与旋转孔14间隙配合;定位盘10与旋转座9上表面贴合限制操作台支柱5向下移动;大螺母8与旋转柱9下部连接限制操作台支柱5向上移动;操作台11和座椅架3均与支撑柱12连接;座椅2与座椅架3连接。
操作台11和座椅2都可以随操作台支柱5旋转,使司机既可以面向前方操作,也可以面向后方操作,便于司机起吊各个位置的物件。
为了司机室的美观,可以如图1所示,在司机室主体1上连接挡板6挡住旋转座9。控制线路13可以从操作台支柱5内部通过。
为了避免操作台支柱5旋转过度,造成控制线路13过度扭曲,旋转座9上设置有弧形的限位长孔15,定位盘10上连接有限位柱16,限位柱16端部位于限位长孔15内。限位柱16与限位长孔15的端部接触即可对操作台支柱5进行旋转限位。限位柱16可以是销子,也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螺栓。
为了提高操作台支柱5的稳定性,座椅架3底部连接有万向滚轮4,万向滚轮4与司机室主体1贴合。万向滚轮4支撑座椅架3,避免操作台支柱5受力过大,有利于减轻操作台支柱5和旋转座9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钢城集团瑞钢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钢城集团瑞钢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89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