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植物灯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8627.9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1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谢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三泰照明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0;A01G9/2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植物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灯,尤其涉及一种模拟日光来促进植物生长的LED灯。
背景技术
在植物中,很多种类是百姓日常食用的蔬菜,因此市场需求量巨大,但由于蔬菜耕种面积和生长期的限制,使得自然种植的蔬菜数量无法满足百姓的食用需求。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温室栽培技术在国内已经渐渐普遍,这对蔬菜供应紧张的状况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温室栽培技术也有其缺陷,因为需要使用高压钠灯、荧光灯、金属卤素灯和白炽灯等大功率的光源为植物提供光照,使得温室栽培技术存在能耗大、难调控、运行费用高、使用寿命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易于实施、高效节能和使用寿命长的LED植物灯及其使用方法,根据植物生长期的不同来调节灯光的波长,来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LED植物灯,包括灯管、固设在灯管两端的封头、设置于灯管内的电源模块和条形的覆铜板,所述覆铜板上设置有若干红色芯片和蓝色芯片,若干红色芯片、蓝色芯片成单行排列。
进一步,所述红色芯片和蓝色芯片的数量比在5:1~10:1之间。
进一步,红色芯片和蓝色芯片的数量比为7:1。
进一步,所述覆铜板上还设置有绿色芯片,绿色芯片、红色芯片和蓝色芯片排列在同一直线上。
一种LED植物灯的使用方法,所述灯管与植物之间的距离为0.5~1米。
进一步,在促进植物幼苗生长时,红色芯片、蓝色芯片的发光数量之比为3:1;在促进植物结果时,红色芯片、蓝色芯片的发光数量比为7:1。
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LED植物灯及其使用方法,每个芯片均可单独控制,具有易于实施和控制的优点;LED芯片的发光效率达80-90%,使用寿命可大于5万小时,具有高效节能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LED植物灯可用于大部分植物,并对不同生长期的植物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具有应用广泛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一种LED植物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LED植物灯,包括灯管1、固设在灯管1两端的封头2、设置于灯管1内的电源模块3和条形的覆铜板4,所述覆铜板4上设置有若干红色芯片41和蓝色芯片42,若干红色芯片41、蓝色芯片42成单行排列。经过研究发现,红色和蓝色的光线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大,因此,在所述覆铜板4上,只需设置红色芯片41和蓝色芯片42即可。
经实验表明,红色芯片41和蓝色芯片42的数量比在5:1~10:1之间时,调节红色芯片41和蓝色芯片42的发光数量,所发出的的光线可满足不同生长期的植物。
优选的,红色芯片41和蓝色芯片42的数量比为7:1。
所述覆铜板4上还设置有绿色芯片43,绿色芯片43、红色芯片41和蓝色芯片42排列在同一直线上。由于红色、绿色和蓝色为光学中的三原色,绿色芯片43、红色芯片41和蓝色芯片42按不同的发光数量可以混合成各种颜色的灯光,因此,这种带有绿色芯片43、红色芯片41和蓝色芯片42的LED灯除用作植物灯外,还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一种LED植物灯的使用方法,在对植物照射以促进植物生长时,灯管1距离植物叶片的距离在0.5~1米时,LED植物灯的效果最佳。
进一步,在促进植物幼苗生长时,红色芯片41、蓝色芯片42的发光数量之比为3:1,此时,LED植物灯发出的光线最适合幼苗的光合作用;在促进植物结果时,红色芯片41和蓝色芯片42的发光数量比为7:1,此时,LED植物灯发出的光线最适合植物结果,能使植物更快的结出果实。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三泰照明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三泰照明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86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