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靶向修饰的纳米金棒靶向药物递释复合物及其抗肿瘤光热治疗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6584.0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8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顾申;孙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9/127;A61K47/42;A61K31/7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靶向 修饰 纳米 药物 复合物 及其 肿瘤 光热 治疗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靶向修饰的纳米金棒靶向药物递释复合物及其抗肿瘤光热治疗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其治愈率低并且死亡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癌症报告显示,在2008年近1200万癌症患者中有760万死亡,癌症导致的死亡在全球占总死亡人数的13%左右。我国癌症发生率目前正处于快速上升期,在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260万,死亡近180万人。病毒感染(EB病毒,乙肝病毒和人乳头状瘤病毒)、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致癌物质、紫外线辐射(UV)和基因突变等原因都可能会引发癌症。在中国,乳腺癌作为目前的高发癌症,是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并且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法如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病痛,但这些方法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并且晚期转移率高,愈后多不佳,其疗效难以进一步提高。因此,新的治疗方法成为了临床癌症防治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十几年,利用功能纳米载体负载化疗药物,在减少药物对非靶点部位毒副作用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药物治疗剂量以及减少给药次数,从而提高药物疗效,为肿瘤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希望。与传统的药物载体相比,纳米药物载体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体内稳定,无免疫原性,可以实现药物或基因的可控释放,有效延长作用时间,提高、维持药物浓度,提高生物利用度。
纳米金棒(Gold nanorods,GNRs)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在很窄的光谱带宽下具有更高的等离子体共振强度,在肿瘤光热治疗方面比其他金属材料有着更强的光热转化优势。
研究结果显示,纳米金棒自身具有很强的光热转化效应(在特定激光波长刺激下温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迅速升高5-10℃),并且不同长径比的纳米金棒其光热效应也有不同(光热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纳米金棒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下会因为偏振作用把光能转化为热能),同时本研究还发现纳米金棒自身具有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强度相比较对普通细胞杀伤强度高约15%)。在传统的临床药物化疗中,如何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并提高载体的载药量及瘤内富集是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难题,因此我们合成并制备纳米金棒与化疗药物结合的复合载体。运用我们合成的温敏高分子将纳米金棒和化疗药物进行包裹,在特定的激发波长刺激下纳米金棒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温度的升高使温敏高分子从亲水性向疏水性转变,其形态逐渐塌缩,从而将包裹金纳米棒温敏脂质体内的阿霉素释放。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对纳米金棒联合药物的复合载体进行了表面修饰,在其表面连接巯基化修饰的HER-2抗体用来针对性的靶向具有高表达HER-2抗原的肿瘤细胞,从而增强了纳米金棒药物复合载体的肿瘤细胞的针对靶向性进一步的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光热抑瘤靶向药物递释复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热抑瘤靶向药物递释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热抑瘤靶向药物递释复合物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热抑瘤靶向药物递释复合物,所述的递释复合物由温敏高分子、卵磷脂和桥联剂形成类似细胞膜结构的双层脂质体结构,将药物和纳米金棒包裹进所述的脂质体中,并在所述的脂质体表面修饰靶向分子。
所述的脂质体是以温敏高分子K3、温敏高分子09JA、卵磷脂、Mal-PEG-DSPE形成类似细胞膜结构的双层脂质体。所述的卵磷脂是卵磷脂PC。
所述的靶向分子是单克隆抗体anti-Her2-Fab。
所述的递释复合物是如下方法制备的:温敏高分子K3、温敏高分子09JA、卵磷脂和Mal-PEG-DSPE通过旋蒸的方法制成膜,将纳米金棒与阿霉素的共混液对旋蒸成膜的脂质高分子结合膜进行重悬,形成包裹纳米金棒和阿霉素的载体复合物;通过脂质体表面的马来酸酐基团链接巯基化的靶向分子。
所述的递释复合物是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取温敏高分子K3、高分子09JA、卵磷脂和Mal-PEG-DSPE分别溶于体积比为1:1的甲醇:氯仿溶液中,溶液共混并放入旋蒸瓶中充入N2进行旋蒸,转速为50r/min,旋转蒸发成膜;利用阿霉素与纳米金棒共混的水溶液对薄膜进行洗脱,洗脱物利用3500单位的透析膜进行透析;透析后的溶液与巯基化好的anti-Her-Fab进行连接,anti-Her2-Fab:Mal-PEG-DSPE摩尔比为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65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带芯耐热输送带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输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