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组件破损量的测试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96519.8 | 申请日: | 2014-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9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俊;蔡灯荣;邢西娟;钱科颖;张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电气(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 | 分类号: | G01N3/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组件 破损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损量测试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组件破损量的测试装 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质量要求较高,一般出厂前都会根据国际标准来进行成品组 件的破损量试验。破损量测试主要是用来测量平面光伏电池组件在受到外力时的破 损量及破损程度,以衡量在进行切割或打孔时,平面光伏电池组件对操作人和环境 的伤害程度。现有的试验装置安全性较差,且一般测试精确度较差,主要原因是冲 击力没有完全被待测电池组件所吸收。
中国专利CN202075188U公布了一种破损量试验机,包括框形架体、撞击袋 和气动释放夹;所述框形架体的一侧边作为试验品安装架;所述撞击袋悬挂在框形 架体的右上梁上;所述气动释放夹悬挂在框形架体的左上梁上,并能夹住撞击袋, 气动释放夹的开合由电磁阀控制。该装置引入电磁阀控制的气动释放夹提高了试验 的安全性,但是采用活动的框架结构,在冲击过程中冲击袋会使整个装置冲击移动, 冲击力没有完全被待测的光伏电池组件所吸收,因此其测试装置精确度较差,同时 其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安全可靠、测试快捷的电池组件破损量的测试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池组件破损量的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测电池组件的框架、与框架 顶端固定连接的悬挂架、悬挂在悬挂架上的钢丝绳及系在钢丝绳下端的冲击袋,拉 起冲击袋冲击待测电池组件进行测试,所述的框架的两侧设置有透明的保护屏,两 个保护屏平行设置,且均垂直于待测电池组件,保护屏用于挡住冲击电池组件产生 的碎片,以保护测试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所述的框架由两根平行的水平架与竖直焊接在水平架上的竖直架组成,在水平 架上设置有用于将框架固定在地面的框架固定卡扣,在竖直架上设置有用于将待测 电池组件安装在框架上的组件安装卡扣。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将框架固定卡扣通过 螺栓固定在地面上,保持该装置本身不受冲击的影响而移动,以免影响冲击试验。
所述的悬挂架焊接在框架竖直架的上端,且悬挂架与竖直架之间留有一间隔, 间隔设置悬挂架有利于钢丝绳的摆动,方便冲击袋以合适的幅度或高度来冲击待测 电池组件。
两根水平架之间设有一底槽,该底槽与两个竖直架组成放置待测电池组件的框 形结构。测试时,待测电池组件底端卡槽在底槽内,待测电池组件上部两侧通过组 件安装卡扣卡持固定。
所述的悬挂架上设有一滑轨,该滑轨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的钢丝 绳上端连接在滑块上。设置滑轨与滑块方便调整钢丝绳的位置,以满足冲击袋冲击 待测电池组件不同部位的测试要求。
所述的冲击袋内装填有铅块。
所述的保护屏为透明塑料板。
所述的框架可通过方钢焊接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一、试验方面快捷、只需要将待测电池组件固定到框架上,拉起冲击袋就可 以进行试验,本装置可以极大的提高测试效率。
二、试验稳定安全,待测电池组件固定到框架上,框架固定到地面上,冲击 过程冲击袋不会将整个装置冲击移动,冲击力被待测电池组件吸收,同时设置保护 屏用于挡住冲击电池组件产生的碎片,以保护测试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三、本发明的测试装置适用于多种待测电池组件的测试,规格为1640*990、 1960*990、1580*990的光伏组件均可以进行破损量试验。
四、结构简单、外观美观,整体框架只需要用方钢就可以完成,十分节省材 料,加工方便,外观简洁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测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框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钢丝绳,2为悬挂架,3为保护屏,4为框架,5为待测电池组 件,6为组件安装卡扣,7为冲击袋,8为框架固定卡扣,9为滑轨,10为滑块, 11为底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电气(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电气(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65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