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雨水收集功能的排气管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4401.1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7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峰;杨俊;马忠俊;周红亮;王建德;管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冯和纯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收集 功能 排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主机的排气系统,具体是一种带雨水收集功能的排气管。
背景技术
常规船舶的主机排气系统一般将排气管末端向船尾方向弯曲一定的角度,以避免雨水通过排气管倒灌至主机,这就导致在排气出口处形成一个较大的热效应集中区域。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烟囱后部一定区域内会布置天线或其它精密设备,而排气的热效应区域会对该类精密仪器设备可靠运行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业界迫切需要一种既具备雨水收集功能又能保证烟囱后设备可靠运行的主机排气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主机的排气系统,该排气系统使主机排气管垂直向上布置,保证烟囱后热效应集中区域尽可能小,进而保障烟囱后精密设备的可靠运行;此外,该排气系统还具备雨水收集功能,能有效避免雨水通过排气管倒灌至主机。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雨水收集功能的排气管,其包括一壳体,其包括一上壳体、一下壳体以及一壳体底面,三者同轴相连;一疏水管,与壳体同轴线,连接于该壳体底面的最低处;两根排气支管,连接于该壳体底面;一接水盘,设置在该壳体内,与该壳体之间有间隙,与该壳体同轴线;一导水架,设置在该壳体内,与该壳体之间有间隙,所述导水架与壳体同轴线;一排气总管,连接于该上壳体,其中,该排气总管为一圆柱面,垂向布置,与该上壳体同轴线。
优选地,该上壳体为一向上缩口的圆锥面,该下壳体为一直径较大的圆柱面,该壳体底面为一向下缩口的圆锥面,锥角为20~3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带雨水收集功能的排气管垂直向上布置,保证烟囱后热效应集中区域尽可能小,进而保障烟囱后精密设备的可靠运行;此外,该排气系统还具备雨水收集功能,能有效避免雨水通过排气管倒灌至主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带雨水收集功能的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带雨水收集功能的排气管,其包括:
一壳体1,包括同轴布置的上壳体13、下壳体12以及壳体底面11,其中,该上壳体13为一向上缩口的圆锥面,该下壳体12为一直径较大的圆柱面,该壳体底面11为一向下缩口的圆锥面,锥角为20~35度;
一疏水管2,连接于该壳体底面11的最低处,其中,该疏水管2与该壳体1同轴线,直径为50~70mm;
两根排气支管3,连接于该壳体底面11,其中,该排气支管3伸入该壳体底面11约30~50mm,该下壳体12的半径为该排气支管3半径的3~4倍;
一接水盘4,设置在该壳体1内,与该壳体1之间有间隙,其中,该接水盘4为一圆锥面,类似漏斗,该接水盘4与该壳体1同轴线,该接水盘4顶部半径是该上壳体13顶部半径的1.1~1.2倍,该接水盘4的外壁设有旋流叶片5,用于增加排气的旋流;
一导水架6,设置在该壳体1内,与该壳体1之间有间隙,其中,该导水架6与该壳体1同轴线,为上小下大的喇叭形,该导水架6下端伸入该接水盘4约20~30mm;
一排气总管7,连接于该上壳体13,其中,该排气总管7为一圆柱面,垂向布置,与该上壳体13同轴线,该排气总管7的半径为该排气支管3半径的1.5~2.5倍。
具体地,下雨时,雨水进入该排气总管7,由于该接水盘4的顶部半径大于该排气总管7的半径,大部分雨水经过该导水架6后会流入该接水盘4,少量的雨水会沿该壳体1的内壁流至该壳体底面11下方,该接水盘4和该壳体底面11下方的雨水汇合后由该疏水管2排出;正常排气时,该排气支管3中的气体在该壳体1中汇合后通过该接水盘4及该导水架6与该壳体1之间的间隙后进入该排气总管7最终排至环境中。
对于某型船舶,已确定其排气支管3的管径为φ450,因此对应的选择排气总管7管径为φ900,选择接水盘4顶部半径为φ1000,选择下壳体12的半径为φ1700,选择疏水管管径φ60,选择壳体底面11的锥角为25度,设置排气支管3伸入壳体底面11约40mm,设置导水架6下端伸入接水盘4约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4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压异常检测装置以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催化器总成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