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芪汤剂联合肠外营养促进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3543.6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元明 |
主分类号: | A61K38/28 | 分类号: | A61K38/28;A61K36/484;A61P35/00;A61P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1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芪 汤剂 联合 营养 促进 胃癌 患者 术后 恢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中药黄芪四君子汤联合肠外营养支持促进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以中药黄芪四君子汤联合肠外营养支持促进胃癌患者术后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胃癌根治术后,胃癌根治术后营养状况的恢复,是胃癌其他辅助治疗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运化"、"脾气散精",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与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健脾益气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配合肠外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目前西医的治疗已经比较成熟,但长时间肠内、肠外营养的费用较为昂贵,故继续寻找安全有效且廉价的方法,与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相结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医疗费用仍属必要。中医认为,脾为仓廪之官,主运化,在体合肉,主四肢,具有对食物进行消化并吸收其中营养成分的功能,由于手术对机体有较大影响,患者常出现乏力、少气懒言、汗多、胃纳欠佳等气虚证候,健脾益气法是治疗上述证候的大法。证实其对胃癌术后患者的营养及免疫均有影响,且能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故研究的结果更具说服力。故寻求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成为中医大夫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诊断标准: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为胃癌患者。入选条件:①术前经病理明确诊断;②术前肝肾功能检查正常;③无远处转移;④术前未行放、化疗;⑤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根治性手术;⑥均为择期手术。按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其中治疗组男15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52.8±5.5)岁,术前平均体质量为(57.6±7.3)kg;术式:D2式胃癌根治术18例,D4式胃癌根治术22例。对照组男14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53.6±5.2)岁,术前平均体质量为(58.2±7.2)kg;术式:D2式胃癌根治术17例,D4式胃癌根治术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情况、术前体质量等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项目:所有患者均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10天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同时统计切口感染例数、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并作准确记录。结果:两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切口感染情况比较,所有病例在整个研究中无1例发生死亡或与手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治疗组为(2.40±0.33)d,对照组为(3.82±0.26)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创口愈合情况:治疗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2.5%),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4例(10%)。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含量变化比较,术后第3天,两组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经治疗,于术后第10天,两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均有升高,并已基本达到术前水平(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白蛋白的升高差异不显著(P>0.05),而前白蛋白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比较,术前两组的IgG、IgA、IgM均处于低水平状态,术后第3天两组的IgG、IgA、IgM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10天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并已基本达到术前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术后第10天上述指标升高不显著(与术前比较,P<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元明,未经郭元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3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