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IT-Fe多铁性铁电体陶瓷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2936.5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6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蒲永平;刘雨雯;张盼盼;赵娇娇;吴煜蓉;罗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75 | 分类号: | C04B35/47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it fe 多铁性 铁电体 陶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电体陶瓷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BIT-Fe多铁性铁电体陶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钛酸铋(Bi4Ti3O12)及其掺杂铁电材料因其高的电阻率、良好的抗疲劳特性、高介电常数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结构上,Bi4Ti3O12属于Aurivillius层状结构,在纵轴(c轴)方向上两个相邻的(Bi2O2)2+层中间夹有三层(Bi2Ti3O10)2-结构。在电学方面,Bi4Ti3O12(BIT)是m=3的一种典型铋层状结构铁电体化合物。在高于居里点(Tc=675℃)以上的温度时,其晶体属于四方晶系顺电相结构;低于Tc正时对应单斜晶系铁电相,为m点群,接近正交相结构,可以用赝正交晶系来描述,其晶胞参数a=0.5448nm、b=0.5411nm、c=3.283nm;即在常温(300K)以下具有很好的铁电特性。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居里温度、良好的铁电性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制备铁电存储器。
然而,近年来单一的铁电性材料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科学进程,多铁性材料作为热门的前沿研究领域应运而生。多铁性材料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它同时具有铁电性和铁磁性;更为重要的是,铁电性与磁性之间存在磁电耦合效应,从而可以实现铁电性和磁性的相互调控,在自旋电子学和其他领域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众多铁电材料(BiFeO3、BiMnO3、YMnO3、TbMnO3和HoMnO3)中,BiFeO3材料是唯一一种在常温下同时具有铁电(Tc≈1103K)和铁磁(TN≈643K)特性而备受世人关注。因此,在保留Bi4Ti3O12陶瓷的优势以外,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掺杂改性能够使具有优良铁电性能的Bi4Ti3O12也表现出铁磁性,从而具有多铁性提高其应用价值,是亟待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同时具有铁电性、铁磁性尤其是反铁磁性的BIT-Fe多铁性铁电体陶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摩尔比为(2~3):(3~4):(0.01~0.1)取Bi2O3、TiO2和Fe2O3混合得到粉体A后进行球磨;
步骤(2):将步骤(1)中球磨后的粉体A进行干燥、研磨和压块后预烧,再次研磨得到Bi4Ti3O12-Fe2O3粉体;
步骤(3):将步骤(2)得到Bi4Ti3O12-Fe2O3粉体进行二次球磨,再经过干燥、研磨、造粒、压片成型工艺后,在950~1150℃烧结,制得BIT-Fe多铁性铁电体陶瓷。
所述步骤(1)和步骤(3)中的球磨均是按照质量比为粉体A或Bi4Ti3O12-Fe2O3粉体:球石:水=1:(1~8):(0.8~1.2),混合后在球磨罐中球磨4~8h。
所述球石为氧化锆球石,水为蒸馏水。
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的干燥均是在60~80℃的恒温箱中干燥8~24h。
所述的步骤(2)中预烧温度为800~850℃。
所述的步骤(2)中预烧工艺为:在马弗炉中,首先由室温升温至400℃,保温10min;然后由400℃升温至800~850℃,保温2~3h;再由800~850℃降温至400℃;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29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