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防雷箱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2307.2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7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巍巍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雷箱,该防雷箱用于铁路配电系统,以实现对电源线路的保护。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铁路系统中的配电系统的安全极为重要,关系到整个铁路系统的安全与畅通,因此,应用于铁路系统的防雷箱,应满足特定的需求,具有特定的功能。由于铁路配电系统线路复杂,对防雷设备的管理大多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管理强度较大,一旦出现故障,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出故障点并排除,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实现在总体系统中监控,查询以及故障排除的防雷箱。而现有的防雷箱大多只具备线路保护的功能,而忽视了对防雷箱本身状态的监测与统计,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发现线路中的故障趋势,且一旦出现故障,其排除也有着相当大的难度,对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铁路配电系统的新型防雷箱,不仅具备有普通防雷箱的线路保护的功能,还可以对设备本身进行实时的监控,这极大地提高了整个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防雷箱在智能化以及远程监控功能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集声光报警,遥信以及智能检测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型防雷箱。该防雷箱解决了铁路配电系统中存在的监控手段匮乏,获得的故障信息较为单一的问题,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给出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新型防雷箱包括箱盖和箱体;所述遥信单元安装于箱体内,包括信息接收单元和遥信输出接口;所述遥信输出接口可以连接上位机,以实现对防雷箱基本参数的监控;所述声光报警装置包括转换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转换模块与信息接收单元连接,报警模块包括报警指示灯和报警声源;所述报警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和故障指示灯,报警指示灯安装于箱盖上,报警声源安装于箱盖背面;所述SPD模块安装于箱体内;所述SPD模块有两套,分别是第一SPD模块和第二SPD模块,依据铁路配电系统的特点而设置;所述雷击计数装置包括雷击计数器模块和计数显示模块,所述计数显示模块可以手动控制;所述智能检测模块安装于模块盒中,模块盒置于箱体内,所述智能检测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数据发送单元,所述箱体上设有通讯接口。
本发明中,所述新型防雷箱为一个可打开、闭合箱盖的箱体,具有声光报警、遥信、以及智能检测的功能,当SPD模块脱扣或手动拔出时,微动装置触发,相关信息传输至信息接收装置,信息接收装置与遥信输出接口连接,如果用户已将上位机接入,则此时上位机能接收到相关信息,同时,转换模块将信息转换为控制命令使声光报警装置启动,报警指示灯亮,且报警声源发出报警音;每当防雷箱承受一次雷击大电流,则雷击计数模块进行计数并于计数显示模块显示;此外,防雷箱承受的每一次雷击大电流,数据采集单元都将对其进行信息采集,并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分析处理,最终通过通讯接口连接上位机。所述智能检测模块可以对雷击时间、雷击电流大小、SPD模块受损程度等一系列参数进行监测,极大的提高了数据的完整性,为配电系统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采用开闭式箱体,方便检查与器件更换。
2.具有声光报警装置,发生故障时有助于维护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
3.内置遥信单元,满足用户对防雷箱基本运行参数的了解需求。
4.内置智能检测模块,除基本参数以外,还可以对雷击时间、雷击电流大小、SPD模块受损程度等一系列细节参数进行检测统计,极大地提高了配电系统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本框图
其中:1是第一输入接口,2是第一输入端子,3第一输出端子,4是第一输出接口,5是第二输入端子,6是第二输入接口,7是第二输出端子,8是第二输出接口,9是报警声源,10是计数显示模块,11是报警指示灯,12是转换模块,13是第一SPD模块,14是遥信输出接口,15是雷击计数器,16是接地装置,17是数据采集单元,18是数据发送接口,19是内部电源模块,20是内部传输端子,21是外部传输端子,22是外部电源端子,23是数据处理单元,24是第二SPD模块,25是信息接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巍巍,未经孙巍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23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