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入设备的选频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91581.8 | 申请日: | 2014-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4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4/08 | 分类号: | H04W74/08 |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入 设备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入设备的选频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该接入设备的选频方法包括:获取接入设备的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确定接入设备的频带检测顺序,频带检测顺序用于检测备选频带上的信号强度是否超出预设门限值,且备选频带包括目标频带;根据频带检测顺序检测目标频带上的信号强度是否超出预设门限值;以及如果根据频带检测顺序检测到目标频带上的信号强度未超出预设门限值,则将目标频带作为接入设备的工作频带。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线接入设备在选择工作频带时存在较大延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入设备的选频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通信包括在授权(licensed)频段上的无线通信和在非授权(Unlicensed)频段上的无线通信。
当前,移动通信运营商(如,中国移动)所提供的通信即为licensed频段上的无线通信,这类无线通信所占用的频段仅供特定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以下简称运营商)单独使用。对于这种无线通信方式来说,其工作频带是固定的,运营商可以针对该工作频带进行资源优化管理,例如,运营商可以控制工作在该工作频带上的接入设备的密度、发送功率、天线倾角等,从而保证在该工作频带所提供的无线通信服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而对于Unlicensed频段而言,任何用户都可以传输无线信号(如,Wifi),导致无线信号之间干扰严重。例如,同一区域存在两个Wifi设备,如果它们使用相同的工作频带来传输无线信号,则会导致无线信号之间相互干扰,进而无法正常通信。在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往往采用动态频谱选择的方式,也即,在无线接入设备传输无线信号之前,需要先检测某频带上的信号强度,如果检测到信号强度较低,则将该频带作为工作频带,此时,不会与其它接入设备相互干扰,如果检测到信号强度较高,为了避免与其它接入设备相互干扰,则需要更换一个频带继续尝试,直至检测到信号强度较低,并将更换过的频带作为工作频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在同一区域中无线接入设备较少,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如果同一区域中无线接入设备较多,则会导致延时较长。
例如,如图1所示,同一区域中共设置有4个无线接入设备,分别为无线接入设备1至无线接入设备4,如果这些无线接入设备按照设备编码的大小顺序先后传输无线信号,则在无线接入设备1传输无线信号之前,如果先检测频带1上的信号强度,由于此时其它无线接入设备尚未开启,则检测到频带1上的信号强度较低,无线接入设备1选定频带1作为工作频带;对于无线接入设备2来说,如果先检测频带1上的信号强度,由于此时无线接入设备1已经工作在频带1,因此无线接入设备2检测到的信号强度较高,从而尝试接入频带2,并且按照上述步骤检测到频带2上的信号强度较低,则无线接入设备2选定频带2作为工作频带;……以此类推。综上,对于无线接入设备4来说,需要经过4次尝试才能检测到强度较低的信号,并将其作为自身的工作频带,这需要较大的延时,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针对相关技术中无线接入设备在选择工作频带时存在较大延时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入设备的选频方法、装置和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线接入设备在选择工作频带时存在较大延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设备的选频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接入设备的配置信息;根据上述配置信息确定上述接入设备的频带检测顺序,上述频带检测顺序用于检测备选频带上的信号强度是否超出预设门限值,且上述备选频带包括目标频带;根据上述频带检测顺序检测上述目标频带上的信号强度是否超出上述预设门限值;以及如果根据上述频带检测顺序检测到上述目标频带上的信号强度未超出上述预设门限值,则将上述目标频带作为上述接入设备的工作频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15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