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肾降糖药物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1256.1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4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治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3/10;A61P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肾降糖 药物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是公开了一种保肾降糖药物配方。
背景技术
肾虚主要是四方面,一个是肾阴虚,一个是肾阳虚,一个是肾经亏虚,一个是肾气虚,临床上更多的是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当然是肾虚的一种,而不是肾虚都是肾阴虚,肾虚是一种总称,肾阴虚和肾阳虚都是肾虚的一部分,代表了某一种症型。
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区别在于,肾阴是物质上的缺乏,肾阳就是功能上的匮乏,物质上的缺乏就是腰膝酸软,头晕,还有如果在年轻人的身上出现早泄、遗精,还有出现五心烦热,失眠、心烦,中医有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如果在老年人出现的肾阴虚就容易脱发或发白的比较早,容易耳鸣、耳背,牙齿松动,眼花的比较早一些,所以说,这是肾阴虚,肾阴虚一般说在中青年发生的比较多,我们在临床上的症状比较多,那么我再说肾阳虚,肾阳虚有一些症状和肾阴虚也是有共性的,比如说腰膝酸软,四肢乏力,但是肾阳虚更体现是功能性的所谓出现的四肢不温,那个是五心烦热,这个是手脚发凉,面色容易有一些黄白畏寒怕冷,如果是中青年出现性欲减退、阳痿,人感觉经常有一种神气疲惫的感觉,因为是功能性的,更多的体现在这方面,我们说肾阳虚和肾阴虚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人,我究竟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我就讲了,我说肾阴虚、肾阳虚也好,如果匮乏到一定程度了,就是阴损积阳,阳损积阴,肾阳虚时间长了会有肾阴虚的症状,所以我们再补肾阳的时候,一定要补肾阴,而且要阴中求阳,而且在补肾阴的时候也不是一味的只用补肾阴的药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肾降糖药物配方,是将黄芪30g,山药20g,生地20g,茯苓20g,枸杞子20g,菊花20g,益母草20g,泽泻15g,山萸肉15g,石韦15g,白茅根15g,淫羊藿15g,附子15g,肉桂15g,丹参15g配比后,水煎,每日1剂,分1至2次服用,以黄芪、生地20g、茯苓20g、枸杞子为主药具有益肾助阳固涩,活血化瘀的作用,对患有糖尿病肾病阴阳两虚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肾降糖药物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配方包括党黄芪25-35g,山药15-25g,生地15-25g,茯苓15-25g,枸杞子15-25g,菊花15-25g,益母草15-25g,泽泻10-20g,山萸肉10-20g,石韦10-20g,白茅根10-20g,淫羊藿10-20g,附子10-20g,肉桂10-20g,丹参10-20g。
进一步,所述的黄芪为30g,山药为20g,生地为20g,茯苓为20g,枸杞子为20g,菊花为20g,益母草为20g,泽泻为15g,山萸肉为15g,石韦为15g,白茅根为15g,淫羊藿为15g,附子为15g,肉桂为15g,丹参为15g。
进一步,所述的使用方法是将上述药物按要求配比后,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用。
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山药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山药在食品业和加工业上大有发展前途。
生地,别名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性喜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主产于中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具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茯苓别称:玉灵,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药用部位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还可以制作成粉状用来女士爱好的美白面膜。分布区域:吉林、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治伦,未经张治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1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止咳口服液
- 下一篇:改善心肌缺血的补气养血茶饮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