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臂衬套及具有其的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91199.7 | 申请日: | 2014-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2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乔泽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7/04 | 分类号: | B60G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衬套 具有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臂衬套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衬套作为连接车辆控制臂与副车架等部件的弹性件,具有缓解道路不平、车辆加速及制动引起的冲击,保证乘员舒适性、操纵稳定性的特性。由于衬套在车辆运行中通常处于反复变形状态,疲劳损伤较严重,提高其耐久性便成为各主机厂及供应商工作的重中之重。控制臂衬套用于连接控制臂、副车架等底盘零部件,具有减振降噪、保证操纵稳定性的作用,同时其结构设计要满足疲劳耐久性要求。
如图1所示,控制臂衬套3在车辆中的布置形式通常为纵置,将控制臂1和副车架2连接在一起,而缓冲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如图2所示,控制臂衬套3包括外骨架31、橡胶体32和内骨架33。橡胶体32上设置有两个开槽321。两个开槽321沿着控制臂衬套3的轴线方向贯穿橡胶体32。在垂直于控制臂衬套3轴线的横截面上,开槽321大体为均匀的圆弧槽,其在中部处和两个端部处具有大体相同的宽度。
在使用中发现,此种控制臂衬套存在使用寿命较短,容易疲劳破裂。在现有技术中,对此采取的措施通常是增加橡胶填充量、改善原材料及配方。增加橡胶填充量必然导致成本的增加;橡胶硬度增幅太大又会导致工艺性变差,甚至降低衬套舒适性及耐久性。
因此希望有一种控制臂衬套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一个或多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臂衬套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一个或多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臂衬套,所述控制臂衬套包括外骨架、内骨架和设置在所述外骨架与内骨架之间的橡胶体,所述内骨架或外骨架为滚动轴承。
优选地,所述滚动轴承为滚针轴承。
优选地,所述橡胶体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沿着控制臂衬套的轴向贯穿所述橡胶体,所述开槽在其横截面上在两个端部处带有端部扩张区域,从而使得所述开槽在端部处的宽度大于中间部分处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开槽在端部处的最大宽度大于等于中间部分处宽度的两倍。
优选地,所述端部扩张区域为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开槽为圆弧槽,所述端部扩张区域包括径向内侧扩张区域和径向外侧扩张区域。
优选地,所述橡胶体硫化粘接至所述外骨架的内壁表面和所述内骨架的外圆周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臂衬套,所述控制臂衬套的外骨架与内骨架分别连接车辆的副车架和控制臂。
优选地,所述控制臂与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以过盈配合方式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滚动轴承形式的内骨架或外骨架,从而,在控制臂相对于副车架转动时,不会对控制臂衬套中的橡胶体施加扭矩。由此,控制臂衬套主要对控制臂与副车架的相对上下运动进行缓冲,而无需对相对转动进行缓冲。在基本保持乘坐舒适性的同时,大大减小了控制臂衬套承受的应力,由此大大延长了控制臂衬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副车架、控制臂与控制臂衬套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控制臂衬套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臂衬套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控制臂衬套中的橡胶体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6是沿图4中B-B线的示意性剖面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11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减震装置、主动悬架及车辆
 - 下一篇:具有开阔视野的牵引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