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交叉编码的动态验证无线遥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1144.6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1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韩松;王岩飞;李和平;李少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4L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交叉 编码 动态 验证 无线 遥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遥控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交叉编码的动态验证无线遥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遥控遥测,即在控制端把控制指令以某种方式形成易于传输的信号,通过无线传输,在受控端经处理形成相应的控制操作;同时,受控端的状态信息经同样的过程传输到控制端,实现对受控端的监测过程。
遥测遥控系统按照传输媒介的不同可以分为有线遥测遥控系统和无线遥测遥控系统。有线遥测遥控系统一般通过公用通信线路、专用通信线路有线媒介传输数据。无线遥测遥控系统通过电磁波或光作为载体传输数据。无线遥测遥控系统伴随着航空航天技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无线遥测遥控在民用领域得到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水情水文监测、环保监测、地震监视网络、路灯远程控制、自动抄表、家用电器控制等自动化控制领域。
随着无线遥控的广泛应用,依靠共用无线网络以及无加密保护的局部无线网络进行遥测遥控的应用日益增多,在控制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存在信息被截获、篡改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公开一种基于交叉编码的动态验证无线遥控方法,利用基于交叉编码的动态验证无线遥控方法,通过动态变更验证码以及,验证码与控制指令在上传和确认下传过程中采用双编码算法进行交叉编码,降低控制指令上传和确认下传过程中,由于无线传输而被截获的可能性,降低误指令被执行的可能性,防止误指令和非法指令对被控系统产生影响。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交叉编码的动态验证无线遥控的方法,包括:
步骤1:分别利用第一编码方法F1和第二编码方法F2对本次动态生成的控制验证码VC、上一次的控制验证码VL及控制指令码C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编码控制信息I1和第二编码控制信息I2,其中I1=F1(VC,C),I2=F2(VL,C);
步骤2:第一编码控制信息I1和第二编码控制信息I2由遥控设备发送,通过无线链路上传,被遥控设备接收;
步骤3:被遥控设备判断接收的第一编码控制信息I1和第二编码控制信息I2是否与上次接收的编码控制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被遥控设备回传上次的下传编码信息给遥控设备,转而执行步骤5;若不同,被遥控设备对编码控制信息进行解码,得到本次动态生成的控制验证码、上一次的控制验证码及控制指令码;
步骤4:被遥控设备验证上一次的控制验证码是否有效,验证解码后的控制指令码C1和C2是否相同;
步骤5:遥控设备接收被遥控设备的回传信息,判断回传指令接收是否超时,若超过预定的时间未接收到遥控设备的回传信息,则判定回传控制指令接收超时,报告本次传输失败,本次控制传输结束;若回传控制指令接收未超时,则执行步骤6;
步骤6:遥控设备解译回传信息,判断回传信息类型;
若回传信息为无效信息IN,则遥控设备报告传输故障,遥控设备本指令传输故障基计数加1,若遥控设备本指令传输故障基计数超出预定值,则,报告控制传输失败,本次控制传输结束,若未超出,则再次通过无线链路,向被遥控设备发送第一编码控制信息I1和第二编码控制信息I2;
若回传信息为下传编码信息,则:
i)分别利用两种编码方法所对应的解码方法F1-1和F2-1,对下传编码信息进行解码:(VC’,C1)=F2-1(I1’)、(VL’,C2)=F1-1(I2’),得到本次动态生成的控制验证码、上一次的控制验证码及控制指令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11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合作机制的车辆拥塞检测方法
- 下一篇:天然气检测报警换气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