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二次注液装置及电池注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0205.7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6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任会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朗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雯 |
地址: | 51811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二次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二次注液装置及电池注液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对其工作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在追求电池的容量最大化的同时,电池朝着薄、宽、高等异形化发展。因电池内部空间有限,当内部空间被活性物质最大化填充时,剩余的电解液空间相对减少,而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内部的锂离子的传输介质,一旦减少,必然会对电池的安全性能造成很大影响。生产锂离子电池时,一般采取一次注液、预充电、封口等工序,在预充电时,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又会遭受部分损失。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生产锂离子电池过程中损失电解液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减少电解液损失的电池二次注液装置及电池注液方法。
一种电池二次注液装置,包括框架和支撑杆;
所述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框架本体的侧面;
所述支撑杆的至少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杆形成用于放置电池的放置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支撑杆分为多组,每组所述支撑杆相互平行,每组所述支撑杆形成的所述放置位的形状与所述电池的形状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为方形,每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7至8个,每组所述支撑杆形成的所述放置位的横截面呈直角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框架本体的相对两侧;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包括杆本体和凸帽部,所述杆本体呈圆管状,所述凸帽部位于所述杆本体的一端;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对应的开设有通孔,所述杆本体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的通孔,所述凸帽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还包括开口销,所述杆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开口销传入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杆本体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还包括两个延伸部,两个所述延伸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框架本体的两侧,所述延伸部呈背向所述框架本体延伸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和所述支撑杆均为不锈钢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绝缘管,所述绝缘管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
一种电池注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电池第一次注液后,进行预充电;
预充电后,将所述电池放置在所述电池二次注液装置的放置位上,浸入电解液中进行第二次注液;
第二次注液后进行封装。
上述电池二次注液装置及电池注液方法,在预充电后、封装前,将电池放置在多个支撑杆形成的放置位上,框架浸入电解液中,对电池进行二次注液,以补足预充电时电池损失的电解液,从而有效的减少了电解液的损失,进而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性。二次注液时电池带有电压,而电解液为有机溶剂,属于易燃液体,若操作不谨慎,容易引起短路、起火,通过电池二次注液装置进行二次注液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电池二次注液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二次注液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池二次注液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电池二次注液装置的支撑杆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电池二次注液装置的开口销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电池注液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电池二次注液装置及电池注液方法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电池二次注液装置及电池注液方法的首选实施例。但是,电池二次注液装置及电池注液方法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电池二次注液装置及电池注液方法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电池二次注液装置及电池注液方法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朗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朗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0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