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色自清洁玻璃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90143.X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5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云;武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嘉伟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34 | 分类号: | C03C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 清洁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具体属于一种彩色自清洁玻璃。
背景技术
自1969年氧化钛对有机物的光催化降解作用被首次发现起,以其为镀层的自清洁玻璃已得到了广泛研究开发。目前,正在研究或已得到应用的自清洁玻璃多达上百种,从生产方法上总体可分为三大类:磁控溅射法、电子束蒸镀法、溶胶凝胶法;产品的功能也从原先单一的自清洁表面发展为多种复合功能,如低辐射自清洁型,高抑菌型,增透自清洁型等等。
现有普通自清洁玻璃产品较之无镀层玻璃,透光率普遍偏低、反射率较高。用于建筑领域,会导致通透感下降;用于光伏领域,则会降低组件光电转换效率。新近出现的增透自清洁玻璃,虽在保留自清洁功能的同时改善了透光率,但普遍存在红外线透过率较高,用于建筑领域不够节能环保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玻璃的需求要多样化了,玻璃在实现节能环保的同时,也需要有自身的色彩。
发明内容
彩色自清洁玻璃,具有三层结构,所述的三层结构分别为:介质层1、介质层2和基层。介质层1是通过磁控溅射工艺或溶胶凝胶法工艺镀在介质层2之外的以氧化钛为主要成分的自清洁镀层,其成分可包含氧化钛、氧化硅、稀土氧化物,其中氧化钛含量不低于70%。介质层2是通过电子束蒸发、磁控溅射或PECVD等方法镀上的一层特定厚度的氟化镁合氧化钇混合镀层,使玻璃呈现出各种颜色,如蓝色、绿色、砖红色、褐色、紫色、灰色等。基层为平板玻璃或热弯玻璃,其材质为钠玻璃、高硼硅玻璃、石英玻璃、K9玻璃或重火石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采用磁控溅射工艺,整个生产过程安全环保,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采用多层膜系结构,在降低可见光反射率、确保对可见光高透过率的同时,兼具对红外线很高的反射率(不低于70%)。
本发明攻克了目前市场上多功能自清洁玻璃在高透光率与低辐射两方面性能上的矛盾,为建筑行业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节能环保玻璃产品,也同时可用于光伏组件,可进一步提高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所述玻璃结构图层。其中,I为介质层1,II为介质层2,III为基层。采用3毫米厚浮法超白玻璃为基层,经过清洗、烘干处理,待用;利用磁控溅射工艺,抽真空达到要求后,使用铟锡靶,并依次均匀通入高纯度氩气、氩-氧混合气,通过调整功率和气体浓度,制得介质层1(材质为氧化铟锡,厚度10~400nm);通过溶胶凝胶法工艺,使用掺杂有Eu(TTA)3Phen的氟取代聚甲基丙烯酸酯异丙醇溶液,在介质层1外继续镀上介质层2(材质为掺铕氟取代聚甲基丙烯酸酯,厚度100~10 nm);通过低温磁控溅射工艺,抽真空达到要求后,使用硅靶,并依次均匀通入高纯度氩气、氩-氧混合气,通过调整功率和气体浓度,制得介质层3(材质为氧化硅,厚度为20~500nm)。完成镀膜的玻璃,对可见光反射率小于3%,在450~1100nm波长范围透光率大于96%,对紫外线吸收率达90%,荧光量子转换效率达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嘉伟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嘉伟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01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久性的无碱液体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喷淋蚀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