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集不同红外频率进行存储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89660.5 | 申请日: | 2014-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2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航;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求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C23/04 | 分类号: | G08C23/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集 不同 红外 频率 进行 存储 方法 | ||
1.一种采集不同红外频率进行存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单片机采集并记录红外载波信息的频段、编码标识信息;采集至少5个载波脉冲;
步骤2、单片机通过编码标识信息来判断是否为四类的红外协议,若采集到的编码标识信息符合某一类型的红外协议编码方式,则进入步骤3,否则进入步骤1;所述四类的红外协议为:NEC数据格式、SONY格式、RECS80格式、RC-5格式的四种红外协议;
步骤3、采集时判断红外载波的载波频率中0、1的编码;判断出载波中逻辑0或1的特性,并通过二进制移位存储的方式填入存储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不同红外频率进行存储发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单片机采集红外最原始信号,且红外编码载波以高低电平构成,即要捕获两次上升沿的信号来确定此次红外载波频率;并记录红外载波信息的频段、编码标识信息,采集至少5个载波脉冲后才进行频率的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不同红外频率进行存储发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单片机根据不断采集到红外载波数据的间隔时间,同时也不断在计数;在等到红外载波第一串启动码发完以后,间隔大于150us的时候,确定为载波已经停止发送;由于采集记录时间的定时器还处在工作状态,停止这段的时间间隔内单片机都能记录红外载波信息的频段、编码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集不同红外频率进行存储发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载波包括如下四种格式:
NEC数据格式:
该格式有引导码;先粗略判断一个范围,即引导码持续时间是:引导载波记录次数*载波频率>8000,即大于2ms;接着再细分判断引导码载波持续的时间是:引导载波记录次数*载波频率>108000,即大于2.7ms;通过这两个判断引导码载波持续的时间能确定是NEC红外发出的数据格式;同时定时器也记录下来引导码间隔的时间,并开始判断载波中逻辑0或1的特性;同样的,在接收到逻辑0或1的特性,其间隔>150us即为逻辑0或1发完,进入判断特性;在NEC数据格式内,宽的载波比窄的多50%, 即为逻辑1,否则为逻辑0;这样即可区分出来;通过二进制进行数据存储,移位到数据区,其存储的数据如下:
data[0] 载波频率
data[1] 引导载波记录次数低位
data[2] 引导载波记录次数高位
data[3] 引导间隔时间低位
data[4] 引导间隔时间高位
data[5] 数据位载波个数
data[6] 逻辑0的间隔时间低位
data[7] 逻辑0的间隔时间高位
data[8] 逻辑1的间隔时间低位
data[9] 逻辑1的间隔时间高位
data[10] 前部数据位数
data[11] 后部数据位数
data[12] 间隔大于引导码间隔时转成ms单位;
SONY格式:
该格式有引导码,先粗略判断一个范围,即引导码持续时间是:引导载波记录次数*载波频率>8000,即大于2ms;接着再细分判断引导码载波持续的时间是:引导载波记录次数*载波频率<108000,即小于2.7ms;通过这两个判断引导码载波持续的时间能确定是SONY红外发出的数据格式;同时定时器也记录下来引导码间隔的时间,并开始判断载波中逻辑0或1的特性;同样的,在接收到逻辑0或1的特性,其间隔>150us即为逻辑0或1发完,进入判断特性;在SONY格式内,逻辑1的特征为载波持续次数*载波频率的两倍大于其完成逻辑1间隔时间的1.5倍;这样即可区分出来;通过二进制进行数据存储,移位到数据区,其存储的数据如下:
data[0] 载波频率
data[1] 引导载波记录次数低位
data[2] 引导载波记录次数高位
data[3] 引导间隔时间低位
data[4] 引导间隔时间高位
data[5] 逻辑0的载波次数
data[6] 逻辑1的载波次数
data[7] 间隔时间高位
data[8] 间隔时间低位
data[9] 无
data[10] 数据位数
data[11] 无
data[12] 无;
RECS80格式:
该格式无引导码,即前期载波持续时间是:载波记录次数*载波频率>8000,即小于2ms;并且载波记录次数*载波频率的3倍小于第一次发码后的间隔时间;则上述条件均满足情况下能确定是RECS80格式红外发出的数据格式;由于没有引导码此时的间隔即为逻辑1的间隔时间,通过逻辑1的间隔时间来和数据位之前的间隔时间进行判断和比较,能分辨出逻辑0和1;并加以存储;其存储的数据如下:
data[0] 载波频率
data[1] 8
data[2] 0
data[3] 数据脉冲宽度
data[4] 无
data[5] 逻辑1间隔时间高位
data[6] 逻辑1间隔时间低位
data[7] 逻辑0间隔时间高位
data[8] 逻辑0间隔时间低位
data[9] 无
data[10] 数据位数
data[11] 无
data[12] 无;
RC-5格式:
该格式无引导码,则编码标识信息是在上述的判断情况外,即确定是RC-5格式红外发出的数据格式;由于没有引导码所以第一次的产生的间隔时间即为逻辑0的间隔时间;预设一个间隔0参考值,该间隔0参考值为:逻辑0的间隔时间的1.5倍;通过间隔0参考值与捕获到频率的2倍的载波次数进行比较大小,大于就保存数据位1的载波个数,否则保存数据位0的载波个数;并在此时计算出载波宽度的参考值,该参考值为:间隔0参考值除以载波频率除以2;同样的,当间隔时间>150us,判断载波次数是否大于载波宽度的参考值,大于就进行保存逻辑1载波个数,否则保存逻辑1载波个数;当间隔时间小于间隔0参考值的5倍却大于间隔0参考值,就存储逻辑1bit和间隔1,否则存储逻辑0bit;如果数据间隔时间过长,则提前结束红外数据的学习,否则最多存64位的逻辑位;其存储的数据如下:
data[0] 载波频率
data[1] 0
data[2] 0
data[3] 逻辑0的载波个数
data[4] 逻辑1的载波个数
data[5] 逻辑0间隔时间高位
data[6] 逻辑0间隔时间低位
data[7] 逻辑1间隔时间高位
data[8] 逻辑1间隔时间低位
data[9] 无
data[10] 总的数据位数
data[11] 无
data[12] 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求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求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96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