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活性矿粉的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8231.6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6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芳;黄小青;江英;廖双双;黄丽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147 | 分类号: | C04B7/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545007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活性矿粉的配方。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市场普遍习惯使用S95级矿粉。2012年本申请人全年生产矿粉平均值为A7:66.1%,A28:90.4%,按国标要求S95级矿粉A7≥75%,A28≥95%的要求非常接近(A7与A28是按矿粉国家检验标准检测得出的矿粉7天及28天活性)。
需要在现有水平基础上提高出磨矿粉活性,使其满足S95级矿粉A7≥75%,A28≥95%要求。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活性低、制备成本高和稳定性差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活性矿粉的配方,以实现活性高、制备成本低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活性矿粉的配方,包括:
⑴将粒化高炉矿渣、锰渣和石膏按以下重量百分数配比:
石膏:0.3~4.0%;
锰渣:0-40%;
粒化高炉矿渣:余量;
⑵按粒化高炉矿渣、石膏和锰渣按比例配置,使用宽口下料仓,在对宽口下料仓进行震打的同时,将粒化高炉矿渣、锰渣和石膏加入研磨机,通过立磨粉磨技术工艺生产高活性矿粉。
进一步地,所述石膏为脱硫石膏。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石膏中SO3的含量为2.5~4.0%。
进一步地,所述锰渣的重量百分数为30-40%。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高活性矿粉的配方,由于包括:将粒化高炉矿渣、锰渣和石膏按以下重量百分数配比:石膏:0.3~4.0%;锰渣:0-40%;粒化高炉矿渣:余量;按粒化高炉矿渣、石膏和锰渣按比例配置,使用宽口下料仓,在对宽口下料仓进行震打的同时,将粒化高炉矿渣、锰渣和石膏加入研磨机,通过立磨粉磨技术工艺生产高活性矿粉;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活性低、制备成本高和稳定性差的缺陷,以实现活性高、制备成本低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中掺锰渣试验时锰渣掺量和矿粉活性的折线图;
图2为本发明中掺石膏试验时SO3含量和矿粉活性的折线图;
图3为本发明中掺锰渣生产矿粉时锰渣掺量和矿粉活性的折线图;
图4为本发明中掺石膏生产矿粉时SO3含量和矿粉活性的折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高活性矿粉的配方,包括:
步骤1:将粒化高炉矿渣、锰渣和石膏按以下重量百分数配比:
石膏:0.3~4.0%;
锰渣:0-40%;
粒化高炉矿渣:余量;
在步骤1中,石膏含量优选为3.5~4.0%,石膏最佳含量为4.0%;石膏为脱硫石膏,脱硫石膏中SO3的含量为2.5~4.0%(最佳含量为2.8%);锰渣的优选含量为30-40%,最佳含量为40%;
步骤2:按粒化高炉矿渣、石膏和锰渣按比例配置,使用宽口下料仓,在对宽口下料仓进行震打的同时,将粒化高炉矿渣、锰渣和石膏加入研磨机,通过立磨粉磨技术工艺生产高活性矿粉。
立磨粉磨技术工艺生产S95矿粉,且使用的原材料都为柳钢粒化高炉矿渣。在试验室针对S95矿粉采用了多种激发剂及外掺料对现有矿粉活性进行提升,总结所做的试验得出了以下几种能提高矿粉的活性的试验:
掺入锰渣对矿粉活性的影响,如下表:
由图1可知,随着锰渣掺入量的增加,矿粉的活性有所提高,但未能达到S95矿粉活性要求,而且锰渣的价格价高,随着掺量的增加,生产成本亦随之增加。
掺入石膏对矿粉活性的影响,如下表:
由图2可知,随着石膏的掺入量增加,矿粉的活性有所提高,但是效果未能达到S95矿粉指标要求,而且矿粉国标要求SO3含量≤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8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