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筒体缓冲装置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88151.0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8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慧群;尹航洪;李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筒体 缓冲 装置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筒体缓冲零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筒体缓冲装置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缓冲减震纠偏装置由二套筒或三套筒通过螺纹连接,经上、下凸轮作用纠偏,其工艺方法已经成熟,并广泛应用。某新型飞机的缓冲减震纠偏装置,其主要起承载载荷作用并减缓与地面的撞击,起减震和导向作用。本缓冲装置是一种四筒体结构的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在国内缓冲装置中较为独特,采用方孔定位连接、键连接、螺纹连接,承力大,凸轮归中,弹簧阻尼孔减震吸收功量。为满足其独特的设计性能要求,确保该减震装置所需的功能;减震纠偏装置,能否使轮轴准确回复到中立位置,满足零件要求有一定难度,工艺方法十分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筒体缓冲装置的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筒体缓冲装置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如下:
⑴首先是多筒体的加工,对其的深孔加工,采取热前、热后加工,热前粗打孔,粗车外圆,热后精推铰孔,再精车外圆,然后磨削外圆,再进行精磨内孔和超精内孔,同时,在每道工序中的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02mm,使多筒体零件内外圆同心度控制在0.04mm之内;
⑵其次对方孔、方轴的加工,加工时采用单架数控加工与修配方法,采用热前普铣粗加工,热后采取精加工基准,上三坐标精加工相关尺寸,加工方法分别如下:
(a) 方孔加工:热处理前由普铣粗加工,单面留1.5mm余量,热处理后精加工并修对,并由方型塞规检查、检验量具检查,以控制方孔与外圆或内孔的对称度和同轴度;
(b) 方轴加工:热处理前由普铣粗加工,单面留1.5-1.7mm余量,热处理后由精加工并修对,并用方孔套规检查、检验量具检查,以控制方轴与外圆对称度和同轴度;
⑶接下来对加工凸轮的方法是配对修配,为了保证凸轮上的定位键或键槽与型面的位置度或对称度的要求,粗修型面和精修型面均采用一个修对槽作控制,修对好后,再用专用设备控制修对上、下凸轮型面,然后配对交付,而在装配时上、下凸轮分别由凸轮上的键和键槽分别与活塞杆和油针杆连接并定位,对于上端盖圆周上的六个孔,先把位于上端盖圆周上呈180°布置的两孔制成椭圆孔,然后在设备上进行中心位校正,校正好后把螺栓拧紧保持不动,然后配钻铰其它四个孔定位,再分别装上其它四根螺栓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加工方法使该缓冲装置既起承载载荷作用并减震同时轮轴又能准确回复到中立位置进行导向,以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可靠性,2、解决了多筒体组件加工,保证同轴度问题,方孔、方轴连接位置度加工问题,上、下凸轮靠键和键槽止动连接后的轮轴回复中立位置的纠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要加工一种四筒体结构的的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方孔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向图,
图4为图1中的方轴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1中的凸轮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仰视图,
图8为图1中的上端盖示意图。
其中图1的部件为:活塞杆1,下凸轮2,上凸轮3,凸轮纠偏机构4,减震装置5,上端盖6,方轴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8。
一种多筒体缓冲装置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如下:
⑴多筒体的加工,特别是对深孔加工,为了控制其变形、保证同心度要求,选择正确的加工余量和定位基准以及装夹方式,还要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刀量具作保证。为此,加工多筒体采取针对性的热前、热后加工,热前粗打孔,粗车外圆,热后精推铰孔,再精车外圆,然后磨削外圆,再进行精磨内孔和超精内孔,同时,在每道工序中的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02mm,使多筒体零件内外圆同心度控制在0.04mm之内,以满足使用技术要求。
⑵方孔、方轴的加工,加工时采用单架数控加工与修配方法。采用热前普铣粗加工,热后采取精加工基准,上三坐标精加工相关尺寸,加工方法如下:
(a) 方孔加工:热处理前由普铣粗加工,单面留1.5mm余量,热处理后精加工并修对,并由方型塞规检查、检验量具检查,以控制方孔与外圆(或内孔)的对称度和同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8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