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88042.9 | 申请日: | 2014-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0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孙素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素一 |
| 主分类号: | A01N47/24 | 分类号: | A01N47/24;A01P3/00;A01N43/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香蕉 叶斑病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杀菌组合物,用来防治香蕉叶斑病。
背景技术
不同品种的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病菌的常见办法,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相加还是拮抗。复配效果很好的配方,由于明显提高了实际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延缓了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是综合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
乙嘧酚(Ethirimol)化学名称为5-丁基-2-乙氨基-4-羟基-6-甲基嘧啶,属于嘧啶类杀菌剂,是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具较强内吸活性,经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后能向新叶传导,在作物整个生长期都具有保护作用,但由于二者长期单独使用,病菌已对其产生抗性,单独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造成药物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吡唑醚菌酯(、英文通用名称:pyraclostrobin)化学名称为甲基(N)-[[[1-(4-氯苯)吡唑-3基)-氧]-0-甲氧基]-N-甲氧氨基甲酸酯。原药外观:白色至浅米色结晶状固体,无味。比重:1.367g/cm3,溶点63.7-65.2℃。吡唑醚菌酯能控制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具有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被广泛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葡萄、蔬菜、马铃薯、香蕉、柠檬、咖啡、果树、核桃、茶树、烟草和观赏植物、草坪及其他大田作物上的病害。对香蕉叶斑病、霜霉病、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番茄和马铃薯的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和叶枯病等均有较好防治效果。用其单剂作治疗试验,能有效防治小麦叶枯病,同时也能观测到对小麦颖枯病的兼治作用。即使在发病较严重时,唑菌胺酯仍能有效地防治叶锈病、条锈病对大麦和小麦的危害,同时能兼治大麦的叶枯病和网纹病,唑菌胺酯也可有效地防治其他谷类病害:如小麦斑枯病、雪腐病和白斑病及大麦云纹病。
目前,乙嘧酚和吡唑醚菌酯的复配及应用尚无人报道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为含有乙嘧酚和吡唑醚菌酯的复配杀菌组合物,用来防治香蕉叶斑病,能够明显提高防治效果,并且对克服和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有较好的作用。
本发明中,所涉及到的重量,例如乙嘧酚、吡唑醚菌酯、有效成分的重量,均指的是折百后的重量,即有效物质的重量。
所述一种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包括乙嘧酚和吡唑醚菌酯,二者的重量比为,乙嘧酚:吡唑醚菌酯=20:1~1:20。
作为优选,所述乙嘧酚和吡唑醚菌酯重量比为,乙嘧酚:吡唑醚菌酯=5:1~1:5。
作为优选,所述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80%。
作为优选,该组合物的剂型可以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所述的组合物加入助剂及赋形剂,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的生产工艺制成所需要的剂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将乙嘧酚与吡唑醚菌酯复配使用,两者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表现出很好的增效作用,与单剂相比,明显提高了杀菌效果,对于防治农业上的白粉病具有明显的效果,而且,组合物中的两种活性物质结构相差较大,不存在交互抗性,混配使用能够有效延缓单剂的抗性发生与发展,对克服和延缓病原菌的抗性有较好的效果。将本发明的药物复配,其起到的效果是多方面的,首先,好的协同增效效果,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效果明显提高,从而降低药剂使用量,同时有效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问题,从而有效解决了病菌抗性的问题。
在室内测定了乙嘧酚与吡唑醚菌酯不同配比的复配混剂对香蕉叶斑病病菌的生物活性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来评价混用效果,CTC值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增效作用,小于80时是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间时具有相加作用。
毒力指数TI(B)=标准剂A的EC50/B剂的EC50*100
实际毒力指数ATI(AB)=A的EC50/AB的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B)=TI(A)*A在混剂中的百分数+TI(B)*B在
混剂中的百分数
共毒系数CTC=ATI(AB)/TTI(AB)*100
试验结果如下:
表一:乙嘧酚与吡唑醚菌酯单混剂对香蕉叶斑病菌的毒力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素一,未经孙素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80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