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座椅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7380.0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3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C.库利;J.梅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4 | 分类号: | B60N2/64;B21D53/88;F16S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座椅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座椅元件、一种具有这种机动车座椅元件的机动车座椅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机动车座椅元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文献DE 10 2010 018 603 A1已知一种具有喷注的镁框架元件的汽车座椅结构,通过该镁框架元件的制造构成了功能元件、例如容纳元件。框架元件可以通过基板的喷注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座椅。
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通过一种机动车座椅元件解决,其具有第一板件,桁架结构与所述第一板件形状接合和/或材料接合地连接,其中,所述桁架结构与至少一个从外侧能够通达的、独立制造的功能元件和/或至少一个第二板件形状接合和/或材料接合地连接。所述技术问题还通过一种机动车座椅解决,其具有前述的机动车座椅元件,所述机动车座椅元件安置在所述机动车座椅的靠背中。所述技术问题还通过一种用于制造前述的机动车座椅元件的方法解决,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将第一板件布置在模具中;将至少一个功能元件和/或至少一个第二板件布置在所述模具中;和桁架结构在所述模具中成形,其中,所述桁架结构同时与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元件或所述第二板件形状接合和/或材料接合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机动车座椅元件具有第一板件,桁架结构与所述第一板件形状接合和/或材料接合地连接,其中,所述桁架结构与一个或多个从外侧能够通达的、独立制造的功能元件形状接合和/或材料接合地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与框架结构的制造集成构造的功能元件,通过单独制造的功能元件的连接改进了功能元件的功能性、强度、刚性和/或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与前述方面相结合的方面,机动车座椅元件具有第一板件,桁架结构与所述第一板件形状接合和/或材料接合地连接,其中,所述桁架结构与一个或多个第二板件形状接合和/或材料接合地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框架元件的一体式构造,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板件的连接可以有利地制造出具有复杂结构和/或较低重量刚性比的整体板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结合两个方面使桁架结构承担双重功能,方法是,桁架结构一方面对第一板件和必要时对一个或多个第二板件进行加固,同时使第一板件与一个或多个功能元件或第二板件相连。桁架结构由此同时发挥了加固和连接的功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件和/或一个或多个第二板件具有金属材料、尤其钢材。在一种改进方式中,第一板件和/一个或多个第二板件由金属材料、尤其钢材通过成形加工、尤其轧制、弯曲、深拉、挤压或类似工艺制成。钢材特别在加固技术和成形技术方面适合作为用于这种板件的材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桁架结构具有轻质金属材料、尤其铝和/或镁。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桁架结构由轻质金属材料、尤其铝合金和/或镁合金通过成形加工、尤其浇铸、尤其压铸制成。轻质金属材料尤其在加固技术和成形技术方面适合作为用于这种桁架结构的材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桁架结构和一个或多个功能元件具有不同的材料。在一种改进方式中,桁架结构和一个或多个功能元件由不同的材料制成。通过这种方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使桁架结构和一个或多个功能元件与其各自的功能实现最佳的协调,例如使桁架结构在刚性方面且功能元件在耐磨性或类似性能方面相协调。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件和/或一个或多个第二板件具有最大7mm、尤其最大5mm、优选最大3mm的最大壁厚。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此可以通过所述桁架结构在确保强度和/或刚性的情况下实现较低的总体重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件和/或一个或多个第二板件具有尤其至少局部平坦和/或呈梯级状的、带有尤其管道状凹陷的壁,所述桁架结构布置在所述凹陷中,其中在一种改进方式中,所述壁的最大外部尺寸至少是最大管道宽度的两倍。由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为机动车座椅、尤其是后排座椅靠背提供轻质且牢固的壁结构,和/或有利地支承和/或容纳所述桁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73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