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自动对焦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6232.7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4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秦莹莹;陈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陶海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自动 对焦 方法 装置 以及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对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自动对焦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自动对焦是现代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伴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基于人 脸识别的自动对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使用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动对焦时,对焦 区域随着人脸感兴趣区域而改变,人脸可能向右、左、上、下、远、近等方向移动, 所有这些动作会激活自动对焦扫描。
发明内容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当人脸向右、左、上、下方向移动时,脸部 区域的坐标会发生变化,但脸部区域的大小可能没有发生变化,如果仍然进行重新对 焦则增加了自动对焦的负担。同样的,当人脸向远、近方向移动时,脸部区域的大小 发生了变化,但采用现有的对焦方法无法确定人脸是向远的方向移动还是向近的方向 移动,同样增加了自动对焦的负担。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指出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自动对焦方法、装置 以及电子设备,以改善自动对焦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辅助自动对焦方法,其中,所述方法 包括:检测被摄体,得到所述被摄体的选定区域;根据所述被摄体的选定区域的变化 对所述被摄体进行辅助自动对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 方法包括: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检测被摄体,得到所述被摄体的脸部区域;根据所述被 摄体的脸部区域的变化对所述被摄体进行辅助自动对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 所述被摄体的脸部区域的变化对所述被摄体进行辅助自动对焦,包括:在当前脸部区 域为第一次检测得到的脸部区域时,对所述被摄体进行对焦;在当前脸部区域不是第 一次检测得到的脸部区域时,将当前脸部区域与上次检测得到的脸部区域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被摄体进行重新对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 当前脸部区域的第一坐标的差值或第二坐标的差值与之前的脸部区域的第一坐标的 差值或第二坐标的差值的变化量小于第一阈值,则确定无需对所述被摄体进行重新对 焦;如果当前脸部区域的第一坐标的差值和第二坐标的差值与之前的脸部区域的第一 坐标的差值和第二坐标的差值的变化量不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需要对所述被摄 体进行重新对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 第一坐标的差值的变化量与第二坐标的差值的变化量之差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方法 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坐标的差值的变化量或所述第二坐标的差值的变化量确定重新 对焦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 所述第一坐标的差值的变化量或所述第二坐标的差值的变化量大于1,则确定向更近 的方向对所述被摄体进行重新对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 所述第一坐标的差值的变化量或所述第二坐标的差值的变化量小于1,则确定向更远 的方向对所述被摄体进行重新对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辅助自动对焦装置,其中,所述装 置包括:识别单元,其检测被摄体,得到所述被摄体的选定区域;对焦单元,其根据 所述被摄体的选定区域的变化对所述被摄体进行辅助自动对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八方面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 识别单元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检测被摄体,得到所述被摄体的脸部区域;所述对焦单元 根据所述被摄体的脸部区域的变化对所述被摄体进行辅助自动对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九方面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 对焦单元包括:判断模块,其判定当前脸部区域是否为第一次检测得到的脸部区域; 对焦模块,其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对所述被摄体进行对焦;比较模块, 其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将当前脸部区域与上次检测得到的脸部区域进 行比较;确定模块,其根据所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被摄体进行重新 对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6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脉冲按摩功能的鞋子
- 下一篇:一种气象传真接收机信号处理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