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式扶壁梯形渡槽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85652.3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4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绪;廖仁强;张传健;吕国梁;潘江;郑光俊;颜天佑;朱爱林;夏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2B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梯形 渡槽 施工 方法 | ||
1.分体式扶壁梯形渡槽,其特征在于:平板支撑结构(1)上方两侧各有扶壁式输水结构(2),所述的扶壁式输水结构(2)之间有输水底板(3),所述的输水底板(3)位于平板支撑结构(1)的上方;所述的平板支撑结构(1)与所述的输水底板(3)的接触区域涂刷有柔性材质(9),所述的输水底板(3)内设置有排水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扶壁梯形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构件包括排水花管(5)、土工布(6)、遇水膨胀胶条(7)和落水管(8),所述的土工布(6)黏贴所述的排水花管(5),所述的平板支撑结构(1)内嵌有两条平行的遇水膨胀胶条(7),所述的遇水膨胀胶条(7)位于所述的输水底板(3)的两侧;落水管(8)位于排水花管(5)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板式扶壁梯形渡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水片(4),所述的止水片(4)位于扶壁式输水结构(2)和输水底板(3)之中并形成输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式扶壁式梯形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支撑结构(1)呈槽形,所述的平板支撑结构(1)的两端有突起的挡块(11),所述的扶壁式输水结构(2)位于平板支撑结构(1)上的两个挡块(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式扶壁式梯形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花管(5)为PVC半管通过钻孔形成。
6.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分体式扶壁梯形渡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先施工承重构件即平板支撑结构(1),浇筑平板支撑结构(1)时预埋落水管(8),并通过预埋槽形成遇水膨胀胶条(7)的安装槽;
②、平板支撑结构(1)为预应力结构,在平板支撑结构(1)预应力张拉封锚完成后,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灌浆完成24小时后,再进行输水构件和排水构件的施工;
③、输水构件部分施工之前,在平板支撑结构(1)的安装槽中安装遇水膨胀胶条(7),并要求在其他工序施工时加强对已经安装完成的遇水膨胀胶条(7)的保护;
④、输水构件或先施工扶壁式输水结构(2),或先施工输水底板(3),施工过程中止水片(4)预埋在扶壁式输水结构(2)和输水底板(3)之中,通过止水片(4)形成严密的输水通道;
⑤、输水底板(3)施工之前,在平板支撑结构(1)的顶面与输水底板(3)接触区域涂刷柔性材质(9);
⑥、浇筑输水底板(3)混凝土之间应先将排水花管(5)在平板支撑结构(1)上进行定位,并采用土工布(6)黏贴排水花管(5)固定于平板支撑结构(1)之上,排水花管(5)走向同渡槽中水流向,与落水管(8)联通形成输水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56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树根形灌注桩
- 下一篇:用于模拟砂砾石坝溃决试验的面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