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拆装油腔内芯的内冷活塞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83988.6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8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俞小莉;奕冬;黄钰期;刘震涛;沈瑜铭;陈俊玄;黄瑞;陈思南;陈晓强;孙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装 油腔内芯 活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拟试验用活塞模型,尤其涉及一种可拆装油腔内芯的内冷活塞。
背景技术
活塞是柴油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在高速往复运动中除了承受着非常高的机械载荷外,其顶面还承受着高温燃气周期性的加热。在这样高机械负荷、高热负荷、高运转速度的恶劣工作环境下,活塞成为了发动机中较易发生损坏的零件之一。
随柴油机对功率密度要求的不断提升,内冷活塞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油腔内冷却油的流动和换热过程对活塞的冷却效果影响很大,从而影响到活塞甚至发动机的整体热状态分布。而油腔内冷却油的运动状态直接受到内冷油腔结构的影响。因此,设计不同结构形式的内冷油腔结构,考查对应的冷却油运动状况,以及对应的换热性能,对活塞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了探究不同形状内冷油腔对冷却油流动的影响,需要对活塞振荡条件下,油腔内的两相流运动开展模拟试验。针对试验需要验证多种形状内冷油腔这种情况,专门设计一种可拆装内冷油腔内芯的可视化活塞模型,也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活塞振荡两相流模拟试验提供一种可拆装油腔内芯的内冷活塞。
一种可拆装油腔内芯的内冷活塞包括活塞主体、内芯和石英玻璃顶面,所述的活塞主体顶部设有石英玻璃顶面固定螺栓、内芯固定凹槽、内芯放置腔和石英玻璃顶面放置台,内芯固定凹槽位于内芯放置腔两侧,活塞主体内部设置有进油道和出油道,进油道和出油道分别与内芯放置腔相通,所述的内芯放置在内芯放置腔内并与内芯固定凹槽配合实现固定,所述的石英玻璃顶面放置在石英玻璃顶面放置台内,并由石英玻璃顶面固定螺栓实现固定,所述的活塞主体上开有活塞销孔。
所述的内芯上设置有内芯进油孔、内芯出油孔、内芯固定槽、内腔、所述的内芯固定槽位于内芯两侧,内腔设置在内芯内,内芯进油孔、内芯出油孔分别与内腔相连;内芯装配在活塞主体上时,内芯固定槽与内芯固定凹槽相配合,内芯进油孔与进油道相通,内芯出油孔与出油道相通。
所述的石英玻璃顶面上设置有石英玻璃顶面固定孔15,石英玻璃顶面装配在活塞主体上时,石英玻璃顶面固定螺栓穿过石英玻璃顶面固定孔与活塞主体实现固定。
可选的,所述的内腔为圆环结构,截面为圆形。
可选的,所述的内腔为圆环结构,截面为椭圆形。
可选的,所述的内腔为圆柱体。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本活塞模型试验时,在主体模型上安装对应尺寸的内芯,可以观测油腔内冷却油的流动特性。当需要进行不同油腔形状的试验时,只需要更换不同油腔形状的内芯即可,无需整个活塞进行更换;同理,加工也仅需要加工内芯即可,这缩短了试验周期,为试验提供了更大灵活性与便捷性;
2.本活塞模型顶面为透明石英玻璃面板,在上方放置高速摄像机进行拍摄,可以对冷却油流动进行可视化研究;
3.本活塞模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活塞主体剖面图;
图2为可拆装油腔内芯的内冷活塞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A-A面剖视图;
图5.本发明内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圆形截面内腔,b为椭圆形截面内腔,c为圆柱体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活塞模型主要包括主体模型和不同形状油腔内芯,石英玻璃顶面。
如图1-4所示,一种可拆装油腔内芯的内冷活塞包括活塞主体、内芯和石英玻璃顶面,所述的活塞主体顶部设有石英玻璃顶面固定螺栓1、内芯固定凹槽5、内芯放置腔6和石英玻璃顶面放置台7,内芯固定凹槽5位于内芯放置腔6两侧,活塞主体内部设置有进油道3和出油道4,进油道3和出油道4分别与内芯放置腔6相通,所述的内芯放置在内芯放置腔6内并与内芯固定凹槽5配合实现固定,所述的石英玻璃顶面放置在石英玻璃顶面放置台7内,并由石英玻璃顶面固定螺栓1实现固定,所述的活塞主体上开有活塞销孔2。
所述的内芯上设置有内芯进油孔11、内芯出油孔12、内芯固定槽10、内腔9、所述的内芯固定槽10位于内芯两侧,内腔9设置在内芯内,内芯进油孔11、内芯出油孔12分别与内腔9相连;内芯装配在活塞主体上时,内芯固定槽10与内芯固定凹槽5相配合,内芯进油孔11与进油道3相通,内芯出油孔12与出油道4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39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