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社交应用中虚拟票据转移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1844.7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6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于小雨;吴毅;弓晨;张晋铭;王鹏飞;郜翼;樊泽明;黄斐;蓝志勇;周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10 | 分类号: | G06Q20/10;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鞠永善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社交 应用 虚拟 票据 转移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社交应用中虚拟票据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通过社交应用发起对目标物的支付请求,接收所述支付请求的支付结果;
根据所述支付结果,所述社交应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虚拟票据获取请求,所述虚拟票据获取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物的虚拟票据;
接收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的虚拟票据;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社交应用的关系链中选取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
通过所述社交应用将所述虚拟票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通过社交应用发起对目标物的支付请求,接收所述支付请求的支付结果,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中至少包括第一用户标识和目标物信息;
将所述支付请求转发至支付服务器,由所述支付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物信息,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处理;
接收所述支付服务器返回的支付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社交应用将所述虚拟票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包括:
通过所述社交应用将所述虚拟票据进行打包处理,得到虚拟票据数据包;
通过所述社交应用生成所述虚拟票据的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至少包括票据送达消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置的文字信息;
通过所述社交应用将所述虚拟票据数据包和所述提示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社交应用将所述虚拟票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的票据使用通知消息后,通过所述社交应用生成所述虚拟票据的使用记录消息;
通过所述社交应用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所述使用记录消息;
其中,所述票据通知消息在所述虚拟票据兑换为所述目标物后,由所述目标服务器生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的虚拟票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用户显示所述虚拟票据的获取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票据包括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目标物的图形标识码。
7.一种社交应用中虚拟票据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支付请求发起模块,用于通过社交应用发起对目标物的支付请求;
支付结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支付请求的支付结果;
票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支付结果,通过所述社交应用向目标服务器发送虚拟票据获取请求,所述虚拟票据获取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物的虚拟票据;
票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的虚拟票据;
用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社交应用的关系链中选取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
票据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社交应用将所述虚拟票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付请求发起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发送的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中至少包括第一用户标识和目标物信息;将所述支付请求转发至支付服务器,由所述支付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物信息,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处理;
所述支付结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支付服务器返回的支付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票据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社交应用将所述虚拟票据进行打包处理,得到虚拟票据数据包;生成所述虚拟票据的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至少包括票据送达消息和所述第一用户设置的文字信息;将所述虚拟票据数据包和所述提示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使用记录生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的票据使用通知消息后,通过所述社交应用生成所述虚拟票据的使用记录消息;
使用记录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社交应用向所述第二用户发送所述使用记录消息;
其中,所述票据通知消息在所述虚拟票据兑换为所述目标物后,由所述目标服务器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18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市会员卡物联网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实时匿名P2P借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