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80949.0 | 申请日: | 2014-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7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军;陈永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3/00 | 分类号: | B65G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孙向民,董彬 |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上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国内的小高炉上料系统中主要采用卷扬料车进行上料,料车正常运行期间当料坑底部堆积有矿料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清理,由于工作环境噪音极大,在清扫过程中很难发现料车的到来,将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现有技术只针对工业生产并未考虑在料坑底部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其弊端显而易见,一旦发生事故将不可挽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高炉上料运输系统不安全的问题,提供一种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简单实用,防止了高炉运输车出现危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包括:电源、传动系统、料车、报警器以及导轨,其中,所述传动系统带动所述料车沿所述导轨方向移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导通段和断开段,所述导轨设置于上料坑与收料口之间,当所述料车运行在所述导通段时,所述电源、料车、报警器以及导轨形成一条闭合的第一回路。
优选地,该运输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耦接的编码器以及继电器,其中,所述编码器用于计算所述料车与所述上料坑之间的距离;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距离的数据,并发送控制数据至所述继电器,以控制所述继电器的开合;
当所述继电器闭合的时候,所述继电器、电源以及报警器形成一条闭合的第二回路。
优选地,该运输装置还包括:空气开关,所述空气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回路中。
优选地,所述报警器包括相并联的报警灯和蜂鸣器。
优选地,所述料车包括:料桶和与两个所述导轨相配合间隔设置的两个滑轮,且当所述料车运行在所述导通段时,所述电源、两个滑轮、报警器以及导轨形成一条闭合的第一回路。
优选地,所述传动系统为传送带或链条。
优选地,所述导轨为倾斜设置,且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为20-30°。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的防止人在料坑清扫堆积料时,料车的上下对人产生重大伤亡事故,提供一种能够报警的运输装置,当料车进入导通段,距离料坑200距离时,报警器开始发出警告,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当小车停止时报警器停止工作。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运输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传动系统2料车
3导通段4断开段
5上料坑6收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包括:电源、传动系统1、料车2、报警器以及导轨,其中,所述传动系统1带动所述料车2沿所述导轨方向移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导通段3和断开段4,所述导轨设置于上料坑5与收料口6之间,当所述料车2运行在所述导通段3时,所述电源、料车2、报警器以及导轨形成一条闭合的第一回路。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的防止人在料坑清扫堆积料时,料车2的上下对人产生重大伤亡事故,提供一种能够报警的运输装置,当料车2进入导通段3,距离料坑200距离时,报警器开始发出警告,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当小车停止时报警器停止工作。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本发明中的运输装置极大程度的避免了人在料坑清扫堆积料时,料车2的上下造成的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在该种实施方式中,该运输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耦接的编码器以及继电器,其中,所述编码器用于计算所述料车2与所述上料坑5之间的距离;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距离的数据,并发送控制数据至所述继电器,以控制所述继电器的开合;当所述继电器闭合的时候,所述继电器、电源以及报警器形成一条闭合的第二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0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