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双螺旋物料输送提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9246.6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0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业明;朱建安;李中凯;王志阳;李玉坤;宋娜娜;赵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33/18 | 分类号: | B65G33/18;B65G33/26;B65G33/32;B65G33/34;B65G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双螺旋 物料 输送 提升 | ||
1.一种新型双螺旋物料输送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新型双螺旋物料输送提升机由动力装置(1)、双螺旋调距箱(2)、输送机本体(3)、支撑架(4)四部分组成;其中动力装置(1)由电动机(1-1)和减速器(1-2)组成;动力装置(1)通过支撑架(1-3)与双螺旋提升机的壳体(3-2)用螺栓固定在一起;动力装置(1)通过联轴器(1-4)与无轴螺旋叶片的轴连接,将电动机(1-1)输出的动力通过减速器(1-2)减速之后传递到无轴螺旋叶片的轴上;双螺旋调距箱(2)由齿轮1(2-1)、连杆1(2-2)、惰轮1(2-3)、连杆2(2-4)、惰轮2(2-5)、连杆3(2-6)、齿轮2(2-7)组成;输送机本体(3)由出料口(3-1)、壳体(3-2)、进料口(3-3)、无轴螺旋叶片(3-4)和有轴螺旋叶片(3-5)共同组成输送机本体(3);3-6-1、3-6-2分别为输送机本体(3)左边的两个轴承支座,3-7-1、3-7-2分别为输送机本体(3)右边的两个轴承支座;支撑架(4)由支撑架上腿(4-1)、销孔(4-2)、销钉(4-3)、支撑架下腿(4-4)、脚轮(4-5)共同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物料输送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新型双螺旋物料输送提升机的物料输送通过无轴螺旋叶片(3-4)和有轴螺旋叶片(3-5)的相互啮合并等速反向转动来完成;在输送粘性物料时,无轴螺旋叶片(3-4)和有轴螺旋叶片(3-5)相互啮合,并互相刮下两个螺旋叶片上粘附的粘性物料,随着螺旋运动将物料从进料口(3-1)旋转推送到出料口(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物料输送提升机,其特征在于:由齿轮1(2-1)、齿轮2(2-7)、惰轮1(2-3)、惰轮2(2-5),连杆1(2-2)、连杆2(2-4)、连杆3(2-6)组成,连杆1(2-2)保证齿轮1(2-1)与惰轮1(2-3)相啮合、连杆2(2-4)保证惰轮1(2-3)与惰轮2(2-5)相啮合、连杆3(2-6)保证惰轮2(2-5)与齿轮2(2-7)相啮合;齿轮1通过键连接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无轴螺旋叶片(3-4)的轴;齿轮2通过键连接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有轴螺旋叶片(3-5)的轴;齿轮1(2-1)为主动齿轮,惰轮1(2-3)、惰轮2(2-5)和齿轮2(2-7)为从动齿轮;通过上述四个齿轮的传动机构保证无轴螺旋叶片(3-4)的轴和有轴螺旋叶片(3-5)的轴为等速反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物料输送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无轴螺旋叶片(3-4)的轴通过两个轴承支座(3-6-1、3-7-1)与壳体(3-2)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有轴螺旋叶片(3-5)的轴通过两个轴承支座(3-6-2、3-7-2)与壳体(3-2)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其中,固定有轴螺旋叶片(3-5)的轴的两个轴承支座(3-6-2、3-7-2),可以通过轴承支座间距调节孔(3-8)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有轴螺旋叶片(3-5)的轴和无轴螺旋叶片(3-4)的轴的轴间距大小,并保证齿轮1(2-1)和齿轮2(2-7)分别驱动的无轴螺旋叶片(3-4)的轴和有轴螺旋叶片(3-5)的轴等速反向转动;在轴承支座间距调节孔(3-8)的调节范围内,可以自由调节有轴螺旋叶片(3-5)与无轴螺旋叶片(3-4)的重合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物料输送提升机,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有轴螺旋叶片(3-5)的轴的轴承支座的固定位置,调节有轴螺旋叶片(3-5)和无轴螺旋叶片(3-4)的重合度,以适应粘性不同的物料输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物料输送提升机,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让销钉(4-3)插入不同的销孔(4-2)内,实现输送提升机输送物料高度的调节,并且可以通过脚轮(4-5)方便的实现输送提升机的搬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92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