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LED光通讯系统及其发射器、接收器以及光通讯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78189.X | 申请日: | 2014-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3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段炼;张国辉;吴海燕;李曼;王静;胡永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10/116 | 分类号: | H04B10/116;H04B10/50;H04B10/60;H01L5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 地址: | 0655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led 通讯 系统 及其 发射器 接收器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LED光通讯系统及其发射器、接收器以及光通讯方法。该系统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包括调制电路,用于将数字信号调制成电信号以驱动所述OLED器件发光;OLED器件,与所述调制电路相连,该包括由荧光材料构成的荧光发光层和磷光材料构成的磷光发光层,该OLED器件由所述调制电路提供的电信号驱动发光;接收器包括:光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发射器发射的光并滤出所接收到的光中的荧光,将所述荧光转换为电信号;解调电路,与所述光接收装置相连,用于将所述光接收装置输出的电信号解调成数字信号。本发明既可以高效率地完成数据传输,又节能高效。并且大大降低了所产生的白光的闪烁,缓解了人眼的疲劳,保护了人眼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OLED光通讯系统及其发射器、接收器,以及光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LiFi(Light Fidelity),全称为可见光无线通信,又称光保真技术,是一种利用光源发出的光为信号载体,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的技术。其主要是通过光波的强度变化,携带对应信息。LiFi技术运用无处不在的LED灯,通过在灯泡上植入一个微小的芯片形成类似于AP(WiFi热点)的设备,使终端随时能接入网络。由于光波和无线电波同属电磁波,但光波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高,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因此,光通讯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然而,在进行光通讯时,影响光延迟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光延迟。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分为荧光材料体系与磷光材料体系,其中荧光材料体系的光延迟寿命为纳秒量级,而磷光材料的延迟在微秒量级。所述光延迟寿命,是指光由亮到完全熄灭所持续的时间。可以理解,光延迟寿命越短,单位时间内可允许的亮灭次数就越多,其可承载的信息量就越大。因此,采用荧光材料体系更适合做光通讯。然而又存在荧光材料效率低、磷光材料效率高的问题,从节能方面考虑应该采用磷光材料。如何集成两者的优点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灯具效能与信号传输之间的矛盾,提供一种既可以高效率地完成数据传输,又节能高效的OLED光通讯系统及其发射器、接收器,以及光通讯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通讯系统的发射器,包括调制电路和OLED器件,其中:
调制电路,用于将数字信号调制成电信号以驱动所述OLED器件发光;
OLED器件,与所述调制电路相连,该OLED器件包括由荧光材料构成的荧光发光层和磷光材料构成的磷光发光层,该OLED器件由所述调制电路提供的电信号驱动发光。
进一步地,所述OLED器件为叠层发光器件,所述荧光发光层与磷光发光层通过电荷生成层堆叠。
进一步地,所述叠层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堆叠的ITO层、空穴传输层、蓝色发光层、电子传输层、掺杂有N掺杂剂的电子传输层/HAT-cn层/空穴传输层组成的电荷生成层、黄色发光层、电子传输层、掺杂有N掺杂剂的电子传输层,以及Al层;其中,所述蓝色发光层由荧光材料制作,构成所述荧光发光层;所述黄色发光层由磷光材料制作,构成所述磷光发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OLED器件为单发光单元器件,所述荧光发光层和磷光发光层之间通过激子阻挡层相连形成单发光单元器件的单发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OLED器件包括依次堆叠的ITO层、空穴传输层、单发光层、电子传输层、掺杂有N掺杂剂的电子传输层,以及Al层;其中,所述单发光层包括依次堆叠的蓝色发光层、激子阻挡层和黄色发光层,所述蓝色发光层由荧光材料制作,构成所述荧光发光层;所述黄色发光层由磷光材料制作,构成所述磷光发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OLED器件的荧光发光层与磷光发光层通过内部电极串联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81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