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高效玉米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7773.3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2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晋小军;柴强;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小军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高效 玉米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高效玉米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受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农作物秸秆资源完全处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在西北内陆干旱灌区,农田资源循环利用的链接十分薄弱。目前农作物秸秆利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作物秸秆用作饲料,为农区养殖提供了条件,但产生的畜禽粪便处理不及时,将再次污染环境;第二,部分秸秆焚烧,资源浪费严重;第三,部分秸秆还田,由于干旱气候所限,降解腐烂期较长,影响下茬作物播种;第四,少部分用于沼气和复合建筑材料。养殖业所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除少部分用作沼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另有20%作为堆肥还田,但腐熟程度不够,肥效不高,还传播病虫草害,80%以上的随意倾倒,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与此相反,该地区土壤因常年大量施用化肥导致诸多问题,首先是化肥利用率低、肥料浪费大、土壤板结严重。目前我国农民的化肥施用量已经超过发达国家,肥料浪费惊人,而我国农作物对化肥的利用率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超量施肥还会加重农民肥料投入负担。超量施肥的另外一个恶果是土壤质量恶化越来越严重,陷入因土壤板结、肥力更低,农民进一步提高化肥施用量,肥料利用率更低的恶性循环。超量施用化肥,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据我国环保部门统计,我国的江河污染问题中50%以上是由于化肥污染,这是因为农民超量施用化肥,肥料会因淋溶、雨水冲刷、流失等方式污染江河湖海和地下水。
该模式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改善了农村生产及生活环境,高效有机肥替代化肥投入,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作物产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环保、高效的河西绿洲循环高效玉米生产模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河西绿洲循环高效玉米生产模式,包括以下步骤:
⑴选地与整地: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壤疏松的土地,用大型拖拉机犁地后再用旋耕机打碎上一年残留的作物废弃物,耙细整平;
⑵玉米种子的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种植,饱满、颜色鲜亮无虫蛀、无发霉的包衣玉米种子;
⑶施肥:施畜禽粪便与作物秸秆堆制的有机肥60000kg/hm2,加施N280kg/hm2、P210kg/hm2均匀撒于地里,施肥后用喷雾器喷洒除草剂;
⑷覆膜、压滴灌带:结合当地的覆膜机一次性将滴灌带压在地膜下,并将地膜压实,使用140cm宽的地膜,压两条滴灌带,距离40cm。检查没有压实的地膜,并用铁锹压实防止大风将地膜吹起;
⑸播种:用播种机播种,以行距35cm~40cm,株距25cm~30cm均匀种植,种植密度为114300株/hm2~83300株/hm2;
⑹田间管理:玉米出苗后放苗、间苗、补苗,之后进行第一次灌水,及时清除杂草;之后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土壤的湿度状况、气候条件及时进行合理灌溉,全生育期灌水次数4~6次;
⑺收获:当玉米茎叶50%~70%变黄,达到充分成熟即可收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有机无机配施,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改善了农村生产及生活环境,有机肥替代化石能量投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作物产量(见表1),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化肥及作物废弃物和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对实现河西绿洲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小军,未经晋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77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用牡丹播种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合高肥力地区的菠菜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