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7607.3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0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朱锦;杨晨;周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丰特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印苏华 |
地址: | 2241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旋转 抛丸 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抛丸除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管材抛丸机主要处理Φ1000mm以下的工件,即普遍采用锥棍对工件进行输送,而对于大型管材Φ1000mm以上的工件的大多采用普通型钢通过式抛丸机进行处理,即采用平辊输送的方式,这种方式有两个缺点:一是管材在平辊上不能有效固定,会产生径向滚动,因大型管件重量很大,所以极不安全;二是通过平辊输送,管件只能沿轴向前进,本身不能径向自转,这样抛丸器的布置就要完全覆盖管件的四周才能保证抛丸效果,所以浪费能源。现有普通钢管抛丸机锥辊无法承载大型管件,大型管件抛丸机采用平辊输送不安全,管件无法自转且具有能耗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克服上述缺陷,旨在设计一种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大型管件输送装置,使管件能够平稳自转输送,从而解决管件径向滚动不安全,抛丸器布置数量多、能耗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包括滚轮装置,所述滚轮装置包括驱动轮、被动导向轮、第一带座轴承、第二带座轴承、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
所述第一带座轴承具有第一座板面和与所述第一座板面相对应的第一轴承面,所述第一底座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应的第二表面,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第一轴承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座板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第一带座轴承与所述第一底座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带座轴承具有第二座板面和与所述第二座板面相对应的第二轴承面,所述第二底座具有第三表面和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应的第四表面,所述被动导向轮与所述第二轴承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二座板面固定连接,所述被动导向轮通过所述第二带座轴承与所述第二底座活动连接,
管件放置在所述驱动轮与所述被动导向轮的上方,所述驱动轮与所述被动导向轮支撑所述管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还包括带滑槽底板和调节丝杆,
所述驱动轮与所述被动导向轮之间设有所述调节丝杆,所述第一底座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底座的第四表面与所述带滑槽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设置在所述带滑槽底板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还包括连接轴和万向节,
所述滚轮装置具有至少两个,所述滚轮装置平行排列,相邻两个所述滚轮装置之间设有连接轴,所述滚轮装置与所述连接轴通过所述万向节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还包括偏向刻度盘,所述偏向刻度盘设置在所述被动导向轮上,所述偏向刻度盘控制所述被动导向轮的偏移角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轮的直径和所述被动导向轮的直径相等。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将所述驱动轮的直径设为d,所述管件的直径设为D,则所述d的长度为0.2D~0.4D。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将所述驱动轮的圆心与所述被动导向轮的圆心之间的距离设为S,则所述S的长度为1.1d~3.5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大型管件输送装置,使管件能够平稳自转输送,而且管件径向滚动安全,抛丸器布置数量少、能耗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放置管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和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大型管件旋转抛丸进给装置放置管件后,管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驱动轮、2为被动导向轮、3为第一带座轴承、4为连接轴、5为第二底座、6为调节丝杆、7为带滑槽底板、8为偏向刻度盘、9为万向节、10为管件、11为第一底座、12为第二带座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丰特铸造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丰特铸造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7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磨玻璃砂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锅具用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