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疙瘩梅的制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77510.2 申请日: 2014-11-24
公开(公告)号: CN104472229A 公开(公告)日: 2015-04-01
发明(设计)人: 佴辉 申请(专利权)人: 佴辉
主分类号: A01G1/06 分类号: A01G1/06;A01G7/06
代理公司: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代理人: 许必元
地址: 225200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疙瘩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梅的嫁接培育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供观赏的疙瘩梅的嫁接制作培育的方法,属于花卉盆景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梅是蔷薇科李属梅亚属的落叶乔木,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既可以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干制,或熏制成乌梅入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中国古人对梅花情有独钟,视赏梅为一件雅事。梅花最宜植于庭院、草坪、低山丘陵,可孤植、丛植、群植,又可盆栽观赏或加以整剪做成各式桩景,或作切花瓶插供室内装饰用。人们品赏梅花一般着眼于色、香、形、韵、时等方面,而又认为“梅以形势为第一”, 即形态和姿势。形态有俯、仰、侧、卧、依、盼等,姿势分直立、曲屈、歪斜。又以贵老不贵嫩,作为观赏梅韵的标准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满足人们对梅花喜爱的心里,提供一种疙瘩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疙瘩梅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备桃树和梅条,种植桃树和培育梅花植株;

2)嫁接,在步骤1)种植的桃树生长一年后,将梅条嫁接到桃树上;所述梅条长20-22cm,而且是笔直不带疙瘩;

3)制作疙瘩,步骤2)嫁接的梅条在半年至一年期间的冬季至翌年春季,选择梅条合适部位用小刀削掉一部分,然后慢慢地用手揉环绕成疙瘩圈,绕圈时将削掉的部分朝外,同时,要保证未削掉部分的梅条皮不能被揉破,环绕成疙瘩圈后,再用绳子将疙瘩圈扎起来,或选择梅条直接揉绕后,将中部撕裂环绕成疙瘩圈后,再用绳子将疙瘩圈扎起来,所述撕裂,是将圈外侧梅条皮纵向破开,撕裂时,不能损坏两旁的梅条皮;所述疙瘩圈上不留叶芽,疙瘩圈上方有叶芽3个。

4)待步骤3)疙瘩圈生长定型后松开扎绳,疙瘩圈逐渐长实,就变成了疙瘩状,产生苍老奇特的效果的疙瘩梅;

5)将步骤4)的疙瘩梅的枝条采用棕丝扎缚成顺风式或屏风式或蟹爪式,每根枝条用一根棕丝连续扎弯而不剪断棕丝。

所述将梅条嫁接到桃树上的时间选择每年4月份。

所述梅条合适部位,为梅条光滑无叶芽部位,如有叶芽需抹去。

本发明工艺先进简单,便于实施。采用选择梅条合适部位用小刀削掉一部分,然后慢慢地用手揉环绕成疙瘩圈,绕圈时将削掉的部分朝外,制作长成的疙瘩称为活疙瘩;梅条直接揉后,将中部撕裂环绕成疙瘩圈,制作长成的疙瘩称为硬疙瘩。疙瘩圈随着树龄的增长,圆圈逐渐长实,就变成了疙瘩状,产生苍老奇特的效果。疙瘩梅树上的枝条可扎成顺风式、屏风式或蟹爪式。顺风式和屏风式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加工有一定规律。枝条的扎缚多采用“连棕法”,即每根枝条用一根棕丝连续扎弯而不剪断棕丝。加工后的枝条柔弯连续,似龙游蛇走,极富动感。蟹爪式姿势多变,风情万种,将受到梅花喜爱者的欢迎。

具体实施方式

先种植桃树,一年后,再将梅条嫁接到桃树上。嫁接之前要嫁接上去的梅条长短、质量都有严格限制,梅条必须长20-22cm,而且要是笔直不带疙瘩的。嫁接的时间一般选择4月份,下半年冬至翌年春可制作疙瘩。疙瘩梅制作分为活疙瘩和硬疙瘩。活疙瘩制作相对容易,制作时,选择梅条合适的部位用小刀削掉一部分,然后慢慢地用手揉绕圈,绕圈时必须将削掉的部分朝外,同时,要保证未削掉部分的梅条皮不能被揉破,否则就失败了,绕圈完成后,再用绳子将疙瘩扎起来,待其定型后才能松开。而硬疙瘩的制作就要难多了,硬疙瘩不削梅条,直接通过揉绕,将梅条从中撕裂,撕裂时,还不能损坏两旁的梅条皮。 疙瘩制作好后,上面不能留有叶芽,疙瘩上方的一般叶芽只能留3个。随着树龄的增长,圆圈逐渐长实,就变成了疙瘩状,产生苍老奇特的效果。疙瘩梅树上的枝条多扎成顺风式、屏风式或蟹爪式。顺风式和屏风式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加工有一定规律。枝条的扎缚多采用“连棕法”,即每根枝条用一根棕丝连续扎弯而不剪断棕丝。加工后的枝条柔弯连续,似龙游蛇走,极富动感。蟹爪式姿势多变,风情万种。一盆疙瘩梅制作后至少需培育两年以上才能上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佴辉,未经佴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7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