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低温脱氢的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7464.6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7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3/00 | 分类号: | C22C23/00;C22C1/05;B22F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脱氢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低温脱氢的镁基复合材料,还涉及该可低温脱氢的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球上化石能源日渐枯竭,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寻找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而氢作为高效洁净的能源载体,是极具潜质的能源替代方案之一。
氢气的制取、存储、和在燃料电池方面的应用构成了氢能循环利用的三个重要环节。而作为中间环节的氢的存储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动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吸放氢可逆性、容量及循环稳定性、经济性、安全性等等),成为制约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其他方面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鉴于此,各发达国家都在持续专注于与储氢相关的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MgH2因储氢容量高,Mg的地球资源丰富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MgH2及其复合体系的热稳定性较高(MgH2在真空状况下,接近400℃才开始脱氢),吸放氢动力学性能较差,阻碍了这一体系的实际应用。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降低MgH2及其复合体系的热稳定性,提高其脱氢动力学性能。其中,Mg-Ti-H复合储氢材料体系的动力学性能较为显著,脱氢温度也有显著下降,可在150-200℃下脱氢,并可以在室温至100℃的温度条件下可逆吸氢。Mg-Ti-H体系的这一性能展现出较好的吸放氢动力学特性,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储氢材料使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如此,Mg-Ti-H材料的热力学稳定性仍然比较高,放氢温度仍然高于燃料电池(FC)的工作温度(~80℃),且动力学性能依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距离其实际应用还比较远。
以往的研究表明,MgH2是一种高容量(7.6wt.%)的储氢材料,但却具有高热稳定性(72kJ/mol H2)、高脱氢温度温度(~400℃)、较迟缓的脱氢动力学性能等特点。为此,在其基础上,通常通过添加Nb2O5,TiH2等添加剂,使得其脱氢的动力学性能得以显著提高,脱氢温度也下降到了200℃附近。然而这些添加剂只是对MgH2的表观活化能进行了削弱,但是对材料本征的热力学性质却没有任何改变。因为材料的反应路径没有任何改变,故此脱氢的焓变也就不发生任何变化,热稳定性也没有实质性地降低。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容量、适宜的热稳定性、高脱氢活性的MgH2-TiH2-Pd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低温脱氢的镁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为Pd掺杂的xMgH2-TiH2复合物;其中,x为1~8,掺杂物Pd的摩尔分数为0.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可低温脱氢的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MgH2、TiH2与Pd混匀、球磨,即得。
优选的球磨时间为1-20h,球料比为(80-100):1,球磨机公转速度为300-500rpm。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可低温脱氢的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通过添加Pd,改进体系的脱氢反应途径,热稳定性适合、容量高、脱氢活性高,该材料具有适于FC工作的放氢工作温度、高放氢速率等特性。
本发明通过在MgH2-TiH2复合体系当中引入Pd,与TiH2一起改善复合材料的动力学性能,同时使得反应的路径改变,适度地降低了材料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这是本发明的重要思想,基于此思想所获得的材料体系脱氢起始温度降到了150℃作用,比MgH2-TiH2低50℃,该材料的低温脱氢性能有了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MgH2-TiH2-Pd材料混磨5小时后的X射线衍射谱图;
图2是MgH2-TiH2-Pd混磨5小时后的测试样品的随温放氢曲线;
图3是MgH2-TiH2-Pd材料混磨后的X射线衍射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74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