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民币冠字码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7020.2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6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国;李嘉琦;刘慧孟;陈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20 | 分类号: | G06K9/20;G06K9/54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廖盈春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字码识别 字码 人民币图像 初定位 归一化 准确率 剔除 人民币 印刷体字符识别 模式识别技术 分类器模型 评价函数法 字符串分割 背面图像 单个字符 滑动窗口 角点位置 空间成本 冗余信息 特征算法 提取特征 应用背景 无形变 可用 穿越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民币冠字码识别方法,属于模式识别技术领域,可用于多种应用背景下印刷体字符识别。本发明包括:首先获取人民币图像的倾斜角和朝向、版本、角点位置等信息,剔除背面图像;其次在校正归一化人民币图像的同时进行冠字码区域的初定位,三个过程同时完成,节约了时间和空间成本,剔除大量冗余信息;然后使用基于穿越度特征算法对初定位的冠字码进行精确定位,并采用基于滑动窗口评价函数法将字符串分割为单个字符;最后对字符进行无形变处理,归一化大小位置,提取特征进入分类器模型完成识别工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率高的人民币冠字码识别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冠字码的识别准确率和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式识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人民币冠字码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机器代替人类进行更多劳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近年来,字符识别技术(OCR技术)日益成熟,人民币冠字码识别是字符识别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场合。人民币冠字码识别技术已作为下一代ATM机国标中重要的一项指标。
我国OCR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从上世纪70年代才逐渐开始。目前,我国OCR技术不断成熟,特别是汉字识别技术,现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目前国内很少有对于特定人民币ATM机采集图像场景下的冠字码识别,人民币的冠字码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求的精度相对更高。我国已经将人民币冠字码识别纳入下一代ATM国标中一项重要的指标,ATM行业面临新的技术改革,人民币冠字码识别技术已成为各大ATM厂商占据市场基本必备技术。
人民币冠字码识别系统要求在全程全自动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图像的采集、数字图像处理、冠字码的定位分割以及识别。冠字码的定位和精确分割是该系统的主要难点,直接影响到分割后字符的图像效果,从而决定了识别的成败。而且冠字码的识别要求识别率要高达99.9%,几乎不允许识别的错误,目前国内很少有专门针对人民币冠字码方面的研究成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人民币冠字码识别技术,根据人民币冠字码的自身特点,实现对人民币冠字码的准确识别。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民币冠字码识别方法,通过对光学通道图像的拒识、朝向检测、倾斜校正、字符定位、字符分割、滤波、字符二值化、字符特征提取和BP神经网络字符识别等步骤完成了冠字码的识别过程。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民币冠字码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人民币图像,并将其转化为灰度图像,获取所述灰度图像的倾斜角以及角点位置,根据所述倾斜角以及所述角点位置拒识不符合要求的灰度图像;
(2)对所述灰度图像进行校正,并进行图像大小归一化,切割出感兴趣的特征区域,提取所述特征区域的特征向量,得到所述灰度图像的币值和朝向信息;
(3)使用机械定位法初定位冠字码所在区域,从经所述步骤(2)处理的图像中提取校正后的冠字码图像;
(4)所述冠字码图像经宽线检测二值化后,对其进行冠字码区域高度精确细化,确定精确的冠字码高度,得到精确高度的二值化冠字码;
(5)根据所述步骤(4)获得的所述二值化冠字码,对其进行字符分割,获取每个字符的单个字符图像;
(6)对所述步骤(5)中获取的每个字符进行归一化及无形变处理获得统一字符;
(7)对所述步骤(6)中的每个字符进行粗网格特征提取;
(8)在所述步骤(6)获得所述统一字符后进行学习样本挑选,并对所述学习样本进行所述步骤(7)提取特征作为训练样本,对所述训练样本进行神经网络训练,生成神经网络的权值阈值模型;
(9)使用所述权值阈值模型对所述步骤(7)中的每个字符特征进行识别,完成分类识别并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7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道线的识别建模方法和装置、识别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安全采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