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集成与零端口电流纹波的三端口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7018.5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8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雨;张东来;朱基伟;张博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航天新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14;H02M1/44;H02J7/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熊伟;许建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端口 电流 变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变换器,尤其涉及一种三端口变换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蓄电池直流电源系统中一般以太阳能作为输入源,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共同向负载进行供电,由于需要同时管理输入源、蓄电池和负载三者的功率,一般需要采用两个或多个变换器共同完成系统功率管理的任务,各变换器分散控制,系统体积大、重量大,且存在多级功率变换,系统效率较低。现有技术如附图1所示,通常采用三端口变换器代替多个独立的变换器来实现系统的功率管理,采用分立磁元件实现三端口的能量流动,实现了产品化应用,其特点在于各端口通过变压器绕组相互隔离,其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是:
1)使用独立的磁环电感,包括高边MOS管的变压器耦合驱动,没有采用磁集成技术,磁元件较多;
2)各端口输入输出纹波较大,滤波电容也较多;器件多,体积、重量较大,占用了更多的空间,减小了功率密度;
3)变压器隔离驱动对开关管开关控制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磁集成与零端口电流纹波的三端口变换器,能够减少了磁环的数量和驱动耦合变压器的个数,同时,减小了电磁干扰影响,使得三端口流经的电流纹波几乎为零。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磁集成与零端口电流纹波的三端口变换器,包括:太阳能电池SA输入端Vsa、母线端Vbus和蓄电池端Vbat,磁集成磁环的superboost电路,双向superbuck电路,电流纹波抵消支路1、支路2和支路3;所述太阳能电池SA通过所述磁集成磁环的superboost电路单向对母线端传递能量,所述磁集成磁环的superboost电路包括SA输入电容Cin、母线滤波电容Cbus、N-MOSFET管Q1、Q2、电感LN8、LN4、LN5;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双向SuperBuck电路双向对母线端传递能量,所述双向SuperBuck电路包括N-MOS管Q3、Q4、BUCK电路的续流电感LN1、电感LN5、LN9、LN10蓄电池端滤波电容Cbat;其中,输入电容Cin与太阳能电池恒流源并联;母线滤波电容的Cbus一端连母线输出端,另一端接地;N-MOSFET管Q1的栅极通过驱动电感LN8连驱动电路1,电感LN8的同名端连Q1的栅极,Q1的漏极连SA的输入端,Q1的源极连电感LN5的同名端,LN5的异名端接地;Q2的源极连SA的输入端,Q2的漏极连电感LN4的同名端,Q2的栅极连驱动电路2,电感LN4的异名端连母线输出端;电容C1的一端连LN4的同名端,另一端连LN5的同名端;蓄电池端滤波电容Cbat与蓄电池并联,Q3的漏极连Q2的漏极,Q3的源极连Q4的漏极,Q3的栅极连的LN10的同名端,LN10的异名端连驱动电路3;Q4的源极连LN5的同名端,Q4的栅极连驱动电感LN9的同名端,LN9的异名端连驱动电路4;Q3的源极连BUCK电路的续流电感LN1的同名端,LN1的异名端连蓄电池的输入端;所述电感LN5、LN4、LN8、LN9绕在磁环1上,所述电感LN1、LN10绕在另一个磁环2上;所述电流纹波抵消支路1和支路2用于抵消太阳能输入侧的电流纹波,所述电流纹波抵消支路3用于抵消电池侧的电流纹波,所述电流纹波抵消支路由一个独立电感,一个绕在磁环上的绕组和一个薄膜电容串联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航天新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航天新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70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通信机房的逆变装置的开关电源
- 下一篇:半电压比电荷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