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导不育的三倍体花生植株恢复育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4977.1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0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贺梁琼;韩柱强;熊发前;唐荣华;钟瑞春;蒋菁;唐秀梅;李忠;黄志鹏;高忠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1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导 不育 三倍 花生 植株 恢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诱导不育的三倍体花生植株恢复育性的方法,通过秋水仙碱处理和优化生态因子实现不育的种间杂交三倍体杂种花生恢复育性。
背景技术
花生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花生属(Arachis)植物由多数的二倍体种和少量四倍体种组成,四倍体栽培种花生遗传基础狭窄,缺乏很多危害花生病虫害的抗源,但花生近缘二倍体野生种质中存在众多优良的抗逆、抗病虫害基因,且具有高含油量、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利用这些优良基因改良现有花生品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栽野种间杂交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但是,四倍体栽培种(2n=40)与二倍体野生种(2n=20)杂交获得的杂种为高度不育的三倍体(2n=30),三倍体杂种必须通过自然加倍或用秋水仙素进行人工加倍,才能恢复育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三倍体花生高度不育,并结合花生扦插繁殖技术,提供一种诱导不育的三倍体花生植株恢复育性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诱导不育的三倍体花生植株恢复育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剪取三倍体花生植株的幼茎,保留茎尖和3~4个茎节,
(2)将剪取下来的幼茎放置在质量百分浓度为0.2%的秋水仙碱溶液中浸泡24小时;
(3)对侵泡后的幼茎进行扦插:
1)用水浸湿一体化育苗营养基并按重量比为2:1与普通土壤混匀,装满育秧盘;
2)在大田挖好放置育秧盘区域,铺上塑料,放置育秧盘,淋透,
3)将幼茎插入育秧盘中,在育秧盘上方搭建小拱棚,覆盖折光率为30%遮阳网,淋水至淋透;
4)拱棚保持阴蔽、通风,基质保持湿透,持续25~30天;
5)扦插25~30天后,上午、阴天、傍晚和晚上适当揭开遮阳网,让扦插苗适当晒太阳,基质保持湿润,持续20~25天;
6)完全揭开遮阳网炼苗,基质干后再淋水,持续7~10天;
(5)将成活的花生苗从育秧盘中移至大田,移植时尽量做到不要伤根。
(6)之后按花生的常规栽培方法进行管理。
(7)11月上旬~12月上旬即可对恢复育性的植株进行种子收获。
所述剪取三倍体花生植株的幼茎的时间在3月底~4月下旬的上午,最好是早上。
所述剪取三倍体花生植株的幼茎剪的位置是在分节处。
所述育秧盘区域是根据育秧盘的大小挖好深10厘米的放置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用0.2%的秋水仙碱溶液浸泡三倍体花生植株的幼茎,并将处理后的花生幼茎进行扦插繁殖,恢复育性率达到30%以上,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三倍体植株的育性。
2、可操作性强,对花生种间杂交利用野生花生优异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诱导不育的三倍体花生植株恢复育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0.2%的秋水仙碱溶液;
(2)3月底~4月下旬的上午,最好是早上剪取三倍体花生植株的幼茎,保留茎尖和3~4个茎节,剪的位置刚好是分节处;
(3)将剪取下来的茎放置于质量百分比为0.2%的秋水仙碱溶液中浸泡24小时;
(4)对侵泡后的枝条进行扦插:
1)用水浸湿一体化育苗营养基并按重量比为2:1与普通土壤混匀,装满育秧盘;
2)在大田根据育秧盘的大小挖好深10厘米的放置区域,铺上塑料,放置育秧盘,淋透,勿将育秧盘放置水泥地板上;
3)将幼茎插入育秧盘中,在育秧盘上方用长竹条搭建小拱棚,覆盖折光率为30%遮阳网,淋水至淋透;
4)拱棚保持阴蔽、通风,基质保持湿透,持续25~30天;
5)扦插25~30天后,适当揭开遮阳网(上午、阴天、傍晚和晚上),让扦插苗适当晒太阳,但不能暴晒和长时间晒,基质保持湿润,持续20~25天;
6)完全揭开遮阳网炼苗,基质干后再淋水,持续7~10天;
(5)将成活的花生苗从育秧盘中移至大田,移植时尽量做到不要伤根。
(6)之后按花生的常规栽培方法进行管理。
(7)11月上旬~12月上旬即可对恢复育性的植株进行种子收获。其效果见表1。
实施例2
除以下措施不同外,其余操作措施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49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桑树树底下立体栽培秀珍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仙花的盆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