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钕铁硼铁氧体耐腐蚀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4773.8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4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岑伟;郭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麦特瑞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48 | 分类号: | C23C14/48;C23C22/00;C23C2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钕铁硼 铁氧体 腐蚀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性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增加钕铁硼铁氧体耐腐蚀性的方法。
技术背景
钕铁硼铁氧体作为稀土永磁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良好的机械加工特性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在自动化、计算机、家电、通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钕铁硼铁氧体材料化学稳定性差,在使用环境中易于氧化,而且在湿热条件下会发生严重的化学腐蚀,恶化磁性能并影响磁体的使用寿命。
目前解决钕铁硼铁氧体腐蚀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在磁体表面沉积一层防腐蚀层,主要的处理工艺有电镀法或化学镀等表面处理工艺,但这两种工艺均有明显的缺陷,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废水产生,并且这类废水的处理难度高危害大。使用电镀时电能消耗大,不利于节能,不符合环保及节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钕铁硼铁氧体耐腐蚀性的新方法,该方法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大量的污水产生,并且同电镀相比用电量要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用于钕铁硼铁氧体表面防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第一步,对钕铁硼铁氧体实施除油、抛光、漂洗、活化及二次漂洗;第二步,在钕铁硼铁氧体表面注入锌;第三步,对钕铁硼铁氧体表面进行钝化处理;第二步中采用离子注入方式注入锌,且所述注入量为48mg/cm2-52mg/cm2。
进一步的,所述离子注入用能量为55-68KeV量级。
进一步的,所述共络层厚度为20-38nm。
进一步的,所述注入量为49mg/cm2-51mg/cm2。
本发明技术方案同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处理工艺,通过将防腐蚀剂直接渗入到钕铁硼铁氧体的表面体内部,防腐层不会脱落,加上其它的防腐蚀方式,明显提高钕铁硼铁氧体的耐腐蚀性能,并且在生产过程环境污染小,符合国家节能环保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取钕铁硼铁氧体的坯体,也可以根据需要选取其它型号或形状的钕铁硼铁氧体材料,对钕铁硼铁氧体的坯体进行前处理,将钕铁硼铁氧体进行除油,抛光,漂洗,活化,再漂洗等处理,以保证钕铁硼铁氧体的外表面清洁和光滑。所述的除油采用现技术的清洗剂;出光处理采用浓度为5-8%的稀硝酸处理80-180秒;所述活化处理采用4-9%的稀硫酸活化处理15-45秒。
其次是在钕铁硼铁氧体表面采用离子注入方式注入防腐材质锌;然后在钕铁硼铁氧体表面进行钝化处理。所述离子注入用能量为55-68KeV量级;所述渗入层厚度为20-38nm。所述注入量为49mg/cm2-51mg/cm2。
本发明的所述离子注入用能量为55-68KeV量级;具体注入能量的选用是根据材料的用途或确定的注入厚度来选用的,在本发明中注入非晶态物质的厚度为18-38nm,当材料使用的环境不恶劣或要求等级不高时选择注入的厚度低,因此注入用的能量也相应降低;当材料使用的环境恶劣,注入的厚度要厚,因此注入的能量也相应提高。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注入能量、注入厚度及单位用量均不是最终定量,只是相对较佳的数据,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行调整,比如注入能量可能会达到120KeV量级甚至是150KeV量级;注入厚度也可能会达到80nm;单位注入用量也可能会达到90mg/cm2。但本专利所要求的最低数据为基本数据,若低于最低数据则防腐蚀性能无法达到最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麦特瑞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麦特瑞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47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控及热计量的远传通讯系统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数据交互定位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