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识别车辆驾驶员的疲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4276.8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5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A·奥芬霍伊泽;E·舍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8 | 分类号: | A61B5/18;B60W3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司昆明;刘茜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识别 车辆 驾驶员 疲劳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识别车辆驾驶员疲劳的方法,其中根据环境亮度修改昼夜曲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识别车辆驾驶员的疲劳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文献DE 698 05 955 T2中描述了一种监测车辆驾驶员疲劳的方法,可测定以日周期节律表示驾驶员的生物功能的昼夜节律,如果发现一定程度的疲劳状态,就会输出警告。由于人的生物功能受制于日周期节律,因此可按照文献DE 698 05 955 T2所述将当前的疲劳状态确定为时间的函数。还可考虑一些参考值的昼夜变化差异,可通过传感器根据驾驶行为、例如根据驾驶员的转向动作测定这些参考值。
在文献US 2010/0079294 A1中描述了一种注意力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可观察人的不同生物节律,以便确定当前的注意力状态。也可考虑将反映昼夜影响的昼夜节律以及对之前的睡眠和清醒阶段有影响的体内平衡节律。分析光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来确定当前处在昼夜节律的哪一个时刻。
在文献DE 103 59 125 A1中公开了一种以瞳孔反射分析为基础识别车辆驾驶员反应能力的方法。在行驶过程中利用摄像头监测驾驶员的瞳孔,根据瞳孔反射推断驾驶员的疲劳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利用简单的措施通过识别驾驶员疲劳来改善行车安全。
采用下述特征即可解决这一任务:根据环境亮度修改表示驾驶员疲劳的昼夜曲线,其中当环境亮度增大时相对于反映驾驶员的24小时生物节律的参考曲线降低当前昼夜曲线,并且当环境亮度减小时相对于参考曲线升高当前昼夜曲线,并且其中利用修改的昼夜曲线来识别车辆驾驶员疲劳。有益的改进实施方式包括:设置亮度上限值和亮度下限值来判断是否相对于参考曲线降低或者升高当前昼夜曲线;当环境亮度超过亮度上限值时,相对于参考曲线降低当前昼夜曲线,并且当环境亮度低于亮度下限值时,相对于参考曲线升高当前昼夜曲线;当超过亮度上限值 时将当前昼夜曲线降低到介于参考曲线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某个值;当环境亮度低于亮度下限值时,则将当前昼夜曲线升高到某个值,该值高于在超过亮度上限值时采用的值;在环境亮度低于亮度下限值的这段时间内将当前昼夜曲线设定为最大值;当参考曲线低于当前昼夜曲线时,将当前昼夜曲线降低到参考曲线;将当前昼夜曲线降低或者升高到某一恒定的值;将当前昼夜曲线降低或者升高到某一不恒定的值,其中由环境亮度确定当前昼夜曲线与参考曲线的偏差;昼夜曲线的当前值用来对车辆中的总成或者驾驶员辅助系统进行参数设置;所述驾驶员辅助系统是电子稳定程序、制动辅助系统或转向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用于识别车辆驾驶员疲劳。该方法所依据的是驾驶员的昼夜曲线(dercircadianeKurvenverlauf),该昼夜曲线以昼夜节律表现生物功能,也就是生物节律,可以将其作为驾驶员的疲劳指标。较高的昼夜曲线值相当于疲劳程度高,较小的昼夜曲线值则相当于疲劳值较小。
昼夜曲线与时间和环境亮度有关。各种不同的生物功能、主要是注意力均会在一天内达到最大值,然后在夜间下降到最小值。但是实际上昼夜曲线受当前时间影响的程度不如亮度,亮度会影响人的睡眠或者自然疲劳节律。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随环境亮度改变的昼夜参考曲线用来识别驾驶员的疲劳。因此环境亮度并非或者并非仅仅用来确定昼夜节律中的当前值,昼夜值的大小更多与环境亮度有关。按照这种关系,当环境亮度增大时相对于参考曲线降低当前昼夜曲线,并且当环境亮度减小时相对于参考曲线将其升高。
例如当环境亮度超过亮度上限值的时候,当前的昼夜曲线就会相对于参考曲线下降。这种情况下可认为较大的环境亮度会导致驾驶员疲劳减小,因此也会将表示驾驶员疲劳的昼夜曲线降低到较小的值。
反之,当环境亮度下降到亮度极限值以下或者在亮度极限值以下的时候,当前的昼夜曲线就会相对于参考曲线上升。这种情况下由于外界入射光线较少,可认为驾驶员的清醒度降低或者疲劳值增大,这表现为当前的昼夜曲线高于参考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4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扫描床位置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认知脑电检测分析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