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塑烘道和滚塑模具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4113.X | 申请日: | 2014-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4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江财明;朱国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旭日滚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46 | 分类号: | B29C41/46;B29C4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塑烘道 模具 加热 装置 | ||
1.一种滚塑烘道,包括壳体(1)、燃烧机(2)和燃气筒(3),壳体(1)内具有涡室(1a)、均与涡室(1a)相连通的进风通道(1b)和出风通道(1c);涡室(1a)内设有风机叶轮(4),风机叶轮(4)的转轴(4a)穿出壳体(1);燃烧机(2)和燃气筒(3)均固定壳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筒(3)位于进风通道(1b)内,燃烧机(2)的喷火口(2a)与燃气筒(3)的一端口相连通,燃气筒(3)的另一端口朝向涡室(1a);出风通道(1c)的出风口(1c1)处设有若干片平行设置的导风板(6),导风板(6)与壳体(1)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塑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机(2)固定在进风通道(1b)的一端壁上,进风通道(1b)的进风口(1b1)开在进风通道(1b)的侧壁上;燃气筒(3)的下端面与进风通道(1b)的进风口(1b1)下缘之间具有间距(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塑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筒(3)的侧壁上开有若干个小孔(3a),小孔(3a)与进风口(1b1)相对设置。
4.一种滚塑模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滚塑模具加热装置包括烘箱(7)和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滚塑烘道,滚塑烘道位于烘箱(7)的一侧,进风通道(1b)的进风口(1b1)和出风通道(1c)的出风口(1c1)均与烘箱(7)的烘腔(7a)相连通;出风通道(1c)的出风口(1c1)位于进风通道(1b)的进风口(1b1)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塑模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机(2)的喷火口(2a)与燃气筒(3)的一端口通过一个能使喷火口(2a)与燃气筒(3)的一端口处于连通状态或处于截止状态的控制件(5)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塑模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5)为闸阀或蝶阀或球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滚塑模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滚塑模具加热装置包括风机电机(9),所述壳体(1)上固定有能带动控制件(5)运动的驱动件(10),驱动件(10)中的控制元件和风机电机(9)中的控制元件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当风机电机(9)处于停机状态时,控制电路控制驱动件(10)使喷火口(2a)与燃气筒(3)的一端口处于截止状态;当风机电机(9)处于运行状态时,控制电路控制驱动件(10)使喷火口(2a)与燃气筒(3)的一端口处于连通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滚塑模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塑烘道中壳体(1)的一侧面与烘箱(7)的一侧面相贴靠,进风通道(1b)的进风口(1b1)和出风通道(1c)的出风口(1c1)均位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滚塑模具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7)呈管状,烘箱(7)的横截面采用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扇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旭日滚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旭日滚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411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
- 下一篇:聚酯或塑料碎片清洗再利用的系统及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