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用的无菌辛酸钠溶液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72497.1 申请日: 2014-11-22
公开(公告)号: CN104383544A 公开(公告)日: 2015-03-04
发明(设计)人: 屈信颜;王正会;王连群;朱瑞芳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中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47/12 分类号: A61K47/12
代理公司: 贵阳天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7 代理人: 杜胜雄
地址: 556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药用 无菌 辛酸 溶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宜于药用辅料的辛酸钠产品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提供的辛酸钠为液体原料,便于药品生产使用。

背景技术

辛酸钠的分子式为C8H15NaO2,分子量为166.19。为乳酪色的细小颗粒,易溶解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10%的水溶液在25℃时的pH为8-10。辛酸钠作为药用辅料,主要在生物制剂中作为蛋白稳定剂及体内吸收促进剂。使用量的精确度要求比较高,比如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的使用量为0.16mmol/g蛋白的浓度时,对蛋白的稳定作用最佳(张雪萍、郑宇红,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含量与热稳定性试验相关性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1999年6月3期:29-30),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人血白蛋白也采用这一标准。

根据吴承云、张弘、罗红琴的研究(辛酸钠药用辅料的制备及质量控制。华西药学杂志,2009年5期:547-548),常规的辛酸钠合成工艺为:称取100g氢氧化钠,加入900g纯化水,360g正辛酸,80℃-90℃保温反应30min,测得pH8-10,加入1g活性炭,保温3h趁热过滤,滤液保持80℃-90℃。滤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既得。

发明人为王少亭的发明专利《药用辅料辛酸钠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610149145.3,授权号:CN100546967C)则提供了一种以工业辛酸为原料的辛酸钠的生产方法。生产前将辛酸在130℃-150℃蒸馏回收后,再与氢氧化钠反应来合成辛酸钠。该专利强调了辛酸钠生产过程中喷雾干燥的各个具体参数。

上述的辛酸钠生产技术所获得的辛酸钠均为粉末,最终以粉末形式销售,药品生产企业也是以粉末形式购进和使用辛酸钠的。但是,根据2010年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的任何阶段都要采取措施降低药品质量风险(包括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同时药品生产过程中对产生粉尘的操作的管理极其严格,尤其是称量操作的管理。由于粉末状的辛酸钠很容易产生粉尘,其生产操作也非常不便。

药品生产所采用的原辅材料的情况均由药品生产企业根据药品生产的质量需要进行确认和控制。为了减少辛酸钠在药品生产使用过程中的粉末,便于其称量操作,有必要研制一种不产粉尘或者其他物料状态的辛酸钠原料。

辛酸钠生产的最后阶段是喷雾干燥。然而,药品生产企业在使用辛酸钠的时候,称量完成后也要将辛酸钠溶解后才能使用。由于辛酸钠是粉末状的,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而损失掉,再则,辛酸钠溶解的操作环境不是无菌的,容易增加产品的微生物负荷。

从上述的发展趋势来看,改进现有的辛酸钠生产技术,生产一种无菌的辛酸钠溶液作为药用辅料是极为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生产一种无菌的液态的辛酸钠或者是辛酸钠溶液。

辛酸钠作为药用辅料,主要在生物制剂中作为蛋白稳定剂及体内吸收促进剂。这类药品最终都是以液体制剂的形式上市。所以,生产过程中尽量采取液体的药用辅料,这样做减少了粉尘的产生,便于生产操作,也更好的符合药品GMP的管理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为了获得液态的辛酸钠或者是辛酸钠溶液,同时便于其质量控制,可以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直接把辛酸钠的合成作为其生产工艺的一部分,生产时采用分析纯的正辛酸和分析纯的氢氧化钠,按照辛酸钠的合成工艺直接合成所需浓度的辛酸钠溶液。相比之下,氢氧化钠比辛酸钠的产尘要少很多,便于操作和管理。这种生产工序作为药品生产的部分工序,没必要作为技术单独进行专利保护。

第二种方法是:现有的辛酸钠合成工艺不变,为了获得辛酸钠溶液,在喷雾干燥后用制药用水接收经干燥后的辛酸钠粉末,喷雾干燥完成后再调节至所需的浓度。也可以直接将合成工艺完成的溶液减压浓缩至所需的浓度。

目前的文献及专利技术均显示为粉末状态,粉末状态比液体状态容易产生更多的粉末,并且对操作人员呼吸道的刺激比较严重,对生产操作和生产环境的威胁都比较大。相比之下,作为液态的辛酸钠溶液,其产品的包装、使用都比较方便,有必要作为一个新的产品进行专利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减压浓缩法制备的辛酸钠溶液辅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24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