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71377.X | 申请日: | 2014-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2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路宝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合芳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00;A61P7/04;A61K35/36;A61K35/6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消化道 出血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症候群,可由多种疾病所致。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统称为下消化道出血。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新名词“中消化道”改变了对消化道的传统分段概念的认识。新定义以十二指肠乳头、回盲瓣为标志,将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十二指肠乳头以上)、“中消化道”(十二指肠乳头至回盲瓣)和“下消化道”(盲肠、结、直肠)。
中医认为,消化道出血主要与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和劳倦过度有关。胃热内盛,火伤胃络,或忧思恼怒,肝火横逆犯胃,灼伤胃络而吐血,损伤肠络而为便血。或禀赋不足,脾气虚弱,气不摄血,而发生本病。另外呕血、便血不止,气随血脱可致亡阴、亡阳之“脱证”。
辨证分型
1、胃中积热证:吐血紫暗甚则鲜红,常混有食物残渣,大便黑如漆,口干喜冷饮,胃脘胀闷灼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2、肝火犯胃证:吐血鲜红或紫暗,口苦目赤,胸胁胀痛,心烦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泄肝清胃,降逆止血。
3、脾不统血证:吐血暗淡,大便漆黑稀溏,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养血止血。
4、气随血脱证:吐血量大,大便溏黑甚则紫暗,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眩晕心悸,烦躁口干,神志恍惚,甚或昏迷。舌淡红,脉细数无力或脉微细。
治法:益气摄血,回阳固脱。
本发明中药制剂兼顾各个分型,精心配伍药材,使其组成的药方对各个分型的消化道出血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开发一种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并且要克服传统中药的缺点,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现代制药工艺将其制成中药制剂。
依据中医对消化道出血的辨证认知和中药配伍的科学理论,结合发明人自身的中医临床经验和现代制剂工艺的特点,经过反复实践、摸索和调整,发明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的中药组方和4个优选配比:
土大黄18-34份、藕节20-36份、三七6-14份、白及10-26份、海螵蛸10-22份、仙鹤草18-30份、阿胶8-22份、黄芩7-15份、黄连8-18份、白芍6-14份、川芎7-17份、当归7-19份、槐角6-14份、甘草8-16份。
优选配比1:土大黄26份、藕节28份、三七10份、白及18份、海螵蛸16份、仙鹤草24份、阿胶15份、黄芩11份、黄连13份、白芍10份、川芎12份、当归13份、槐角10份、甘草12份。
优选配比2:土大黄28份、藕节30份、三七12份、白及16份、海螵蛸15份、仙鹤草22份、阿胶16份、黄芩10份、黄连14份、白芍12份、川芎11份、当归14份、槐角12份、甘草13份。
优选配比3:土大黄24份、藕节26份、三七12份、白及19份、海螵蛸17份、仙鹤草26份、阿胶16份、黄芩12份、黄连12份、白芍11份、川芎13份、当归12份、槐角11份、甘草13份。
优选配比4:土大黄25份、藕节31份、三七11份、白及20份、海螵蛸17份、仙鹤草23份、阿胶17份、黄芩13份、黄连11份、白芍12份、川芎12份、当归13份、槐角11份、甘草12份。
发明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发明了将本发明中药组方制成方便易用的中药成品制剂的制备工艺,该工艺为以下步骤:
(1)按本发明中药配比称取各味中药材;
(2)取土大黄、仙鹤草、阿胶、黄芩、黄连、川芎、当归、槐角、甘草放入容器中,第一次加8-11倍量蒸馏水浸泡5-10小时,回流煎煮2-4小时,过滤;第二次加初始药材重量5-8倍量蒸馏水回流煎煮1-3小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成干浸膏,烘干,粉碎,过120目筛,得细粉a,备用;
(3)取三七、白及切片,烘干,研磨,过120目筛,得细粉b,备用;
(4)取藕节,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黄褐色,粉碎研磨,过160目筛,得细粉c,备用;
(5)取白芍加0.2倍量黄酒拌匀,稍闷,待黄酒被吸收后,倒入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研磨,过120目筛,得细粉d,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合芳,未经崔合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13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