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管与热导管的封包方法及其封包管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1359.1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1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封包 方法 及其 包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导管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铝管与热导管的封包方法及其封包管体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的热导管,其工作原理主要于管体真空内部注入工作液,藉此流体遇热后产生热量传递,并进行散热,而多数热导管的管体一般都是采用铜金属,由于材质特性,因此热导管在压铸模的高温环境下,铜管体容易发生爆裂情事;是以,目前亦有在铜金属的热导管再预先包覆结合一铝金属管,类似于铜金属的热导管再穿上一层铝金属管,用以强化整体结构,而避免于高温工作环境下发生爆裂;例如中国台湾第M345223号新型专利涉及的“包覆式平板热管”,其系将一板状套筒紧密套设于平板热管,且局部外露该平板热管的蒸发端;此外,亦有如中国台湾第I429489号发明专利所提供的“金属包覆热管加工方式及具有金属包覆层热管型材”,其系选用一金属料材之中空管体(铝管),而将热管置入该金属中空管体的中空部,特别是采抽拉的方式而对该金属中空管体进行拉伸加工,使该金属中空管体的管身延伸增长及管径缩小,因此达到包覆热管的目的,令热管形成一金属铝管的包覆层。
惟查,上述中国台湾第I429489号发明专利,除系采用抽拉方式对金属中空管体进行拉伸加工,其针对金属中空管体两端口,则是通过二次加工方式,利用二铝金属堵头分别填封于金属中空管体的两端口,以供进行端口封闭,以使热管完全被封包于金属中空管体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铝管与热导管的封包方法及其封包管体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热管需要进行二次加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铝管与热导管的封包方法,预先将一热导管套入一中空铝管内,使该管体组合通过连续多段多组的上、下挤压模与左、右缩口模的同步加工,而分段缩减铝管与热导管的管距间隙,两管体经多次挤压整形即呈紧配结合,且同时同步分段紧缩铝管的两端口,而将铝管的两端口完全封闭,以达成铝管与热导管形成一体封包结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各上、下挤压模的上模形槽与下模形槽均具有递减尺寸的比例改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各左、右缩口模的左、右侧缩口槽均具有递减尺寸的比例改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各上、下挤压模系依序固定设于上、下模块,而左、右缩口模系对应设于各上、下挤压模的相对两侧。
一种铝管与热导管的封包管体结构,热导管系完全套入一中空铝管内,两管体系通过挤压整形而形成紧配结合,且铝管两端口系紧缩整形形成一体封包结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预先将一热导管完全套入一中空铝管内,使该管体组合通过连续多段多组的上、下挤压模与左、右缩口模的同步加工,分段整形消除管距间隙并紧缩铝管的两端口,使两管体呈紧配结合,且同时同步的分段紧缩铝管两端口,因此铝管的两端口于铝管与热导管一体封包结合时即可同步完成封闭,故不需再通过二次加工,能节省工序并降低成本。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于热导管套入铝管前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多段多组挤压模与缩口模的配置示意图;
图3为第二图的组合断面图;
图4为本发明于热导管套入铝管后的横断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于热导管套入铝管后的纵断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通过第一次挤压与紧缩整形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通过第二次挤压与紧缩整形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通过第三次挤压与紧缩整形后的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通过多次挤压与紧缩整形后完成组合的立体图。
附图标识说明:
1、热导管 2、铝管
31a、31b、31c、上挤压模 32a、32b、32c、下挤压模
41a、41b、41c、左缩口模 42a、42b、42c、右缩口模
G、管距间隙 21、21’、 端口
311a、311b、311c、上模形槽 411a、411b、411c、左侧缩口槽
101、上模块 102、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1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 下一篇:双螺旋扁式换热单元及双螺旋扁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