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注入用复合插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69440.6 | 申请日: | 2014-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5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 发明(设计)人: | 金红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红湳 |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注入 复合 插入 装置 | ||
1.一种混凝土注入用复合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支撑主体部,其固定于用于浇铸混凝土的板材,并沿着贯通形成于内部的中空结合孔的内圆周形成有第1螺纹;
升降主体部,包括:结合部,其在内部形成有锚碇结合凹槽,并具有第2螺纹,该第2螺纹在外圆周通过螺丝与所述第1螺纹结合,以使贯通所述中空结合孔而有选择地上下移动;矫平支撑部,其沿着所述结合部的上部边缘形成为一体,突出至半径方向外侧;及
隔片主体部,其配置于所述支撑主体部的上侧,内部形成有结合贯通孔,以使贯通所述结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注入用复合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片主体部包括:
结合主体部,其沿着内圆周而形成有通过螺丝与所述第2螺纹结合的第3螺纹,以使沿着所述结合部而有选择地上下移动;
安装部,其在所述结合主体部的上端向半径方向外侧扩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注入用复合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安装部的外圆周部贯通形成有多个钢丝插入孔,以使插入及结合钢筋结合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注入用复合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主体部的上端及所述隔片主体部之间具有限位器主体部,其形成有第4螺纹,该第4螺纹沿着形成于内部的施加压力结合孔的内圆周通过螺丝与所述第2螺纹结合,以使向下侧移动时,对所述支撑主体部的上端施加压力,而固定所述升降主体部。
5.一种混凝土注入用复合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支撑主体部,其固定在用于浇铸混凝土的板材,并形成有贯通内部的中空结合孔;及
升降主体部,包括:结合部,其通过螺丝与中空结合孔结合,以能够有选择地上下移动,并在内部形成有锚碇结合凹槽;矫平支撑部,沿着所述结合部的上部边缘一体突出至半径方向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注入用复合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主体部的上部具有断水遮盖部,在吸收水分时膨胀,而密封与所述混凝土的分界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注入用复合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主体部由强化合成树脂形成,下端部外圆周具有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设置的法兰部,以使借助结合装置与所述模板的一面结合,
在为了与所述中空结合孔内圆周的螺纹结合而形成于所述结合部的外圆周的螺丝部的上端部形成有限位器,其挂卡于所述支撑主体部的上端边缘,而限制螺丝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注入用复合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主体部的下部连接有贯通部,该贯通部形成于所述结合部的下部,并形成为从上部向下部变窄小的楔子形,借助外部施加压力贯通配置于所述模板上侧的绝缘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注入用复合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矫平支撑部贯通形成有多个孔,以使钢筋结合线插入及结合于外圆周边缘。
10.一种混凝土注入用复合插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支撑主体部,固定于用于浇铸混凝土的板材,形成贯通内部的延伸结合孔;
延伸主体部,其通过螺丝与所述延伸结合孔结合,以使有选择地上下移动,并形成有贯通内部的中空结合孔;及
升降主体部,包括:结合部,其通过螺丝与所述中空结合孔结合,以使有选择地上下移动,并在内部形成有锚碇结合凹槽;矫平支撑部,其沿着所述结合部的上部边缘一体突出至半径方向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红湳,未经金红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94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筒外套环装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滚针轴承拆卸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