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汽式带喷淋调味的红薯干加工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68097.3 | 申请日: | 2014-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9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钟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鸿谦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217 | 分类号: | A23L1/21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223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喷淋 调味 红薯 加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式带喷淋调味的红薯干加工机构,属于蒸汽式带喷淋 调味的红薯干加工机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红薯块根中含有60%-80%的水分,10%-30%的淀粉,5%左右的糖分及少量蛋 白质、油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灰分等,若以2.5Kg鲜红薯折成0.5Kg 粮食计算,其营养成分除脂肪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含量都比大米、面粉 高,且红薯中蛋白质组成比较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特别是粮谷类食品中 比较缺乏的赖氨酸在红薯中含量较高。此外红薯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 素、维生素A、B、C、E),其淀粉也很容易被人体吸收。
红薯的制作方法很多,目前有一种做法把红薯做成干,然后进行食用,其 存放时间较长,而且可以做出各种各样味道的。但目前市场上选用的烘干设备 都是通用的,没有专门为红薯干的制作而设计,其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蒸汽 式带喷淋调味的红薯干加工机构,其结构简单,非常适用于规模化生产,其设 备成本低,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所述的蒸汽式带喷淋调味的红薯干加工机构,包括工作台和加热箱 体,工作台上水平安装有耐高温的皮带式输送器,皮带式输送器的输送部分设 置在加热箱体内,加热箱体左侧设置有进料口,右侧设置有出料口,其特征在 于:加热箱体内部的上半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两块隔板,隔板将加热箱体的 上半部分隔成三个不同温度的加热区,在每个加热区内安装有蒸汽散热片,相 邻蒸汽散热片之间通过管线连接相通,在最右侧的蒸汽散热片上连接有蒸汽进 口管线,在最左侧的蒸汽散热片上连接有蒸汽出口管线,在每个蒸汽散热片下 方的加热区内水平设置有用于热量分散的分散板,在每个蒸汽散热片上方的加 热区内设置有向下吹风的风机,在出料口连接有混合罐,混合罐上安装有搅拌 器,混合罐安装在工作台上,在混合罐进料处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喷射调味料 的喷头,喷头通过管线连接有打料泵,打料泵安装在工作台下部,在打料泵的 进口通过管线连接有用于调味溶液存放的调味罐,调味罐安装在工作台上。
为了进一步确保均匀搅拌的效果,优选所述搅拌器的搅拌叶为螺旋结构。
为了确保红薯干到混合罐内的温度,优选所述出料口外围设置有第一保温 层。
为了合理节约制作成本,优选所述第一保温层为岩棉。
为了提高隔板的分区程度,优选所述隔板下端离皮带式输送器的距离为 50mm~70mm。
为了确保隔板强度的同时同理控制成本,优选所述隔板的厚度为20mm~ 30mm。
为了方便红薯干的水分蒸发以及方便红薯干方便出料,优选所述皮带式输 送器的皮带上开设有透气孔。
为了合理控制加热成本,优选所述加热箱体内设置有第二保温层。
为了合理控制制作成本,优选所述第二保温层为岩棉。
为了在确保保温效果的同时合理控制制作成本,优选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厚 度为30mm~50mm。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发明,其结构简单,非常适用于规模化生产,其设备成本低,维护 方便,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使用时,根据工艺需求,分别控制三个加热 区内的加热温度,切好的红薯从进料口进入,通过皮带式输送器输送至出料口 (在输送过程中,三个加热区分别对红薯干进行加热蒸干,三个加热区的温度 从左至右依次升高,温度一般为30度--50度--70度。),再通过混合罐将红 薯干温度进行混合降温,最后得到制备好的红薯干。在风机的作用下可以将蒸 汽散热片的热量快速向皮带式输送器传递,在传递过程中,由于设置了分散板, 从而可以将起到均匀传递的目的,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由于采用蒸汽加热, 其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大批量生产时,更能体现其成本低的优点,而且设 备使用寿命较长。在调味罐、打料泵及喷头的相互配合下,可以对红薯干进行 不同的调味,而且调味的均匀性强,同时如果设计多个调味罐,可以实现多种 味道的调制(多个调味罐分别通过单独的控制管线与打料泵连接),操作起来 也非常方便,进一步达到了规模化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鸿谦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鸿谦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8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乌江鱼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糟辣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