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量方形钻孔双向应力的应力计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67392.7 | 申请日: | 2014-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4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 发明(设计)人: | 蒋金泉;马富武;张培鹏;武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方形 钻孔 双向 应力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测量方形钻孔双向应力的应力计,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基本监测单元由应力探头(1),液压油路(2),压力显示装置和手动油泵(4)组成,所述应力探头(1)为长方体状,在骨架(101)内设有管路腔(102)、凝固剂缸腔(103)、底压力枕腔(104)、侧压力枕腔(106),在底压力枕腔(104)和侧压力枕腔(106)内分别设有底压力枕(116)和侧压力枕(117),在底压力枕腔(104)和侧压力枕腔(106)的外侧分别设有底压力枕盖板(105)和侧压力枕盖板(107),在骨架(101)上还设有凝固剂出口(111),上述装置均被包裹体(108)包裹,包裹体(108)为弹性材料,在应力探头(1)的尾部还设有安装插头(109),液压油路(2)将底压力枕(116)、侧压力枕(117)和压力显示装置连接,所述液压油路(2)分为底压力枕油路(21)和侧压力枕油路(22),所述压力显示装置为电子数显液压显示器(3),所述手动油泵(4)与电子数显液压显示器(3)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量方形钻孔双向应力的应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固剂缸腔(103)内设有凝固剂缸(112),凝固剂缸(112)被活塞(113)分为两部分,分别用来盛装凝固剂(115)和液压油(114),盛装凝固剂侧通过凝固剂管路(110)与凝固剂出口(111)相连,盛装液压油侧通过凝固剂缸油路(23)与底压力枕油路(21)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测量方形钻孔双向应力的应力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连接应力探头(1)和电子数显压力显示器(3),根据应力探头(1)的安装深度,选择长度适合的底压力枕油路(21)和侧压力枕油路(22),并将底压力枕(116)通过底压力枕油路(21)与电子数显压力显示器(3)连接,将侧压力枕(117)通过侧压力枕油路(22)与电子数显压力显示器(3)连接;
第二步,将应力探头(1)装置放在孔口,然后将安装杆卡口母头与安装插头(109)连接,水平用力向孔内推安装杆,推进过程中安装杆的连接螺母及螺钉务必拧紧,以保持安装杆不会脱落,应力探头(1)安装到预定位置后,停止推送;
第三步,通过手动油泵(4)向应力探头(1)注油,首先通过底压力枕油路(21)向底压力枕和凝固剂缸(112)缓慢注油,电子数显液压显示器上的压力值保持在0.1MP以下,一旦超过0.1MP应停止手动油泵(4)的注油,待压力值低于0.1MP时,重新注油;待压力值超过0.1MP并且压力值不再降低时,连续注油,当压力达到根据钻孔埋深估算得到的预估压力时,停止注油并关闭手动油泵(4)和电子数显液压显示器(3)之间的注油阀,卸下手动油泵(4);然后将手动油泵(4)与侧压力枕油路(22)相连并注油至根据钻孔埋深估算得到的预估压力,然后关闭手动油泵(4)和电子数显液压显示器(3)之间的注油阀,卸下手动油泵(4);
第四步,在确认底压力枕(116)和侧压力枕(117)压力均符合要求后,逆时针方向旋转并用力往外拔安装杆,并逐节取出安装杆,并记录每个应力探头(1)的编号和初始压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测量方形钻孔双向应力的应力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行多点应力测量时,在第一步连接应力探头(1)和电子数显液压显示器(3)之间的液压油路(2)时,前方应力探头(1)的液压油路(2)均穿过后方应力探头(1)的管路腔(10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测量方形钻孔双向应力的应力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所述预估压力的计算公式为:P=2500kg/m3*h*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73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