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制程气体输送管道安装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67366.4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5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胡笳;胡刚;夏葵;崔永祥;林吉勇;刘成;林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成都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4 | 分类号: | F16L1/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气体 输送 管道 安装 施工 方法 | ||
1.半导体制程气体输送管道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施工现场预设洁净区域,并搭建洁净空间;
(2)对施工用器材进行复验,并对所有器材进行防污染密封封存;
(3)在洁净空间内对管道进行分单元洁净式密闭加工,且加工完成立即密封管口;
(4)安装输送管道,并在安装过程中和作业间隙期间持续通入保护气体;
(5)按照等离子体加水洗处理系统的结构安装尾气管道;
(6)安装气体装置,并采用径向面密封连接方式进行管道、气体装置的连接;
(7)分别进行静电接地和室外防雷电感应接地系统安装;
(8)分别进行压力检测、氦质谱检漏、水分检测、洁净度检测和氧份检测,直到全部合格;
(9)进行尾气处理测试,直到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制程气体输送管道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用防静电厚塑料膜围护形成洁净区域;采用FFU或高效过滤器及低压风机用风管连通,设置调节阀,完成上送风、下侧四周排风的空调系统,并保持洁净区域室内始终处于正压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制程气体输送管道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首先采用双层薄膜袋包装密封所有施工用器材,并使用塑料密封套封闭管材端面,然后在洁净区域采用便携式金属光谱分析仪检验施工用器材的强度、密闭性、不纯物及化学晶间腐蚀,合格者保存于洁净区域待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制程气体输送管道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
首先进行管口加工:
拆开管材的双层薄膜袋和塑料密封套,立即沿介质流向向管材内持续通入高纯氮气,同时对管材进行切口,再使用倒角器去除管口毛刺,然后立即用无水酒精清洗管口,再用高纯氮气冲吹管芯直到无可见物,最后用密封帽密封管材两端;
然后进行弯管加工:
采用弯管器弯制小管径弯管;制作双层弯管时,先在内外管间套不锈钢螺纹圈支撑,再使用橡胶材料制作弯管装置加工轮,最后使用弯管装置进行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制程气体输送管道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进行管道焊接之前,按照通气量逐渐减小的方式向管道内通入高纯氩气吹扫至少2分钟,然后焊接管道,焊接过程中持续通入高纯氩气,焊接完成之后再按照通气量逐渐增加的方式向管道内通入高纯氩气吹扫至少60分钟,然后用密封帽密封管道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制程气体输送管道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对于预制的双层管道,先在每个焊接接头位置增加短套管,然后进行焊接组装,同时在双层管道之间间隔套上定制不锈钢螺纹圈支架,并在管道安装焊接过程中,持续通入高纯氮气进行吹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制程气体输送管道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将管道用KF快卸卡钳法兰辅以弹性橡胶密封圈连接,并通过管道接入尾气处理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制程气体输送管道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使用不锈钢支撑架固定阀门和仪表,采用喷塑型钢制作气瓶阀门与箱盘于一体的支座,在支座与管道之间设置树脂马鞍型或门字型隔离垫,同时在安装过程中用红外线垂准仪调节阀门箱盘的垂直度偏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制程气体输送管道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首先用过滤器辅以高纯氮气吹扫快速接头,然后在O型密封圈上添加润滑剂,采用径向面密封方式辅以柔性镍合金垫片进行仪器、管件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制程气体输送管道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步骤(7)之前,对安装好的管路根据不同的气体、危害性和流向进行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成都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未经成都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成都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73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