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支撑轮联动的转把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5637.2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3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玲玲 |
主分类号: | B62K21/12 | 分类号: | B62K21/12;B62L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联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用的调速装置,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可以安装在两轮全封闭、非封闭摩托(电动)车上的一种与支撑轮联动以及转向机构联动的调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摩托车(含两轮、三轮摩托车或电动车)基本都采用霍尔转把调速,这种调速装置简单易用但功能单一,用于两轮全封闭车辆功能上有欠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保留霍尔转把的功能,又能兼具支撑轮联动收放功能的转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用转把控制支撑轮升降的转把,为全封闭摩托(电动)车的使用者提供驾乘方便。与支撑轮联动的转把由左转把、右转把、车龙头、左车把杆、右车把杆、刹把、刹车线、联动线、联动线软套管,加力按键开关、喇叭按键开关、车灯按键开关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左下握把内部为空腔,左下握把套置在车龙头左侧的左车把杆上,右下握把内部也为空腔,右下握把套置在车龙头右侧的右车把杆上,联动线软套管固定桩一端固定在右车把杆或龙头立柱上,另一端延伸至右转把下方,联动线软套管上端固定在联动线软套管固定桩上,下端固定在支撑轮附近,联动线一端固定在右转把上,另一端由联动线软套管内穿过连接在支撑轮臂上。
左转把是由左下握把、左立握把、左上横握把以及左内立管构成,右转把是由右下握把、右上横握把以及左握把右侧边构成。
当采用左右转把同步转动方案时,左下握把与左车把杆之间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下握把与左车把杆的固定座上,右下握把与右车把杆之间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右转把总成与右转轴的固定座上。
左刹把通过转轴安装在左转把的左立握把上部,右刹把通过转轴安装在右转把的右立握把上部。
为保证左、右手均可操作,左转把总成和右转把总成之间由连接杆连接。加力按键开关、喇叭按键开关、车灯按键开关分别设置在左转把总成和右转把总成的外立管上端。
当采用左右转把同步转动方案时,左转把总成和右转把总成之间由连接杆连接。
左刹车线和车灯电线由左上横管右端通孔内穿入连接在左刹把连接头和车灯控制按键上;右刹车线和动力控制线由右上横管左端通孔内穿入连接在右刹把连接头和动力控制按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与支撑轮联动的转把左、右转把同步转动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与支撑轮联动的转把右转把单侧转动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与支撑轮联动的转把侧面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4是与支撑轮联动的转把的转向联动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是左上横握把、2是按键、3是左立握把、4是左刹把、5是左下握把、6是左车把杆、7是龙头立管、8是右车把杆、9是调速器,10是调速器控制线,11是支撑轮联动线软套管、12是支撑轮联动线软套管上端固定桩、13是右下握把、14是右立握把、15是右刹把、16是按键、17是右刹车线软套管、18是右上横握把、19是联动线、20是右梯形握把左侧边、21是电线、22是左、右转把连接杆、23左刹车线、24是电线,25是通孔。
图2中,所有部件和图1相同。
图3中,26是支撑轮臂28的转轴,27是支撑轮,28是支撑轮臂,29是联动杆和支撑轮臂28的连接点,30是下联动杆,31是前轮,32是联动线引导轨道,33是链条,46是上联动杆,47是支撑轮臂28的支撑弹簧,其余与图1相同。
图4中,35是滑块,36是滑块35的复位弹簧,37是支撑轮基座安放转轴,38是上转向联动杆,39是转向联动线上套管,40是支撑轮基座和前叉间的转向联动线,41是转向联动线下套管,42是下转向联动杆,43是下转向联动杆和支撑轮基座的连接点,44是弧形轨道,45是支撑轮臂上的滑轨,47是支撑轮臂28的支撑杆,48是支撑轮基座上的弧形轨道,49是滑块35位置调节线软套管,50是滑块35位置调节线,51是右刹车线主线软套管,52是右刹车线17和左刹车线23的分线连接点,53是左刹车线23的分线软套管,54是右刹车线17软套管和左刹车线23的分线软套管固定点,55是右刹车线17的主线,56是左刹车线23的分线,57是右支撑轮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玲玲,未经赵玲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5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艇坐凳
- 下一篇:带装饰罩的摩托车后搁脚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