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按式乒乓球拾球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65251.1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8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任立昭;尹翠君;吴懿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47/02 | 分类号: | A63B47/02;A63B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按式 乒乓球 拾球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育运动场所使用的工具,尤其是一种通过提按操作来拾起乒乓球的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乒乓球训练和比赛场所,乒乓球是需要反复使用,直至乒乓球质量下降到不符合使用标准便废弃。乒乓球掉在地面上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拾起乒乓球,人弯腰、伸出手拾起乒乓球。人弯腰、伸出手拾起乒乓球需要一定的能量和时间,拾起乒乓球的速度慢。在乒乓球训练场所,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地面会散落大量的乒乓球,需要将这些乒乓球拾起重复使用。拾起大量乒乓球,人弯腰、伸出手拾球运动量大,花费时间很多,拾起乒乓球的速度慢,易造成人体疲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乒乓球训练和比赛场所,地面散落大量的乒乓球,人弯腰、伸出手拾起乒乓球速度慢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按式乒乓球拾球器,该提按式乒乓球拾球器具备拾起乒乓球的功能,且拾起乒乓球的速度快,人不用大幅度弯腰,操作省力、简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按式乒乓球拾球器,由弹性绳、正方形拾球孔、穿绳孔、聚球框壁、聚球框、出球口、螺栓、聚球框壁螺栓孔、手柄螺栓孔、手柄组成;螺栓通过聚球框壁螺栓孔、手柄螺栓孔将手柄连接在聚球框壁上,由聚球框壁围成出球口,出球口位于聚球框的上端,穿绳孔位于靠近聚球框下端的聚球框壁上,弹性绳穿过穿绳孔固定在聚球框壁上,弹性绳纵横交叉形成若干个正方形拾球孔,正方形拾球孔的边长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由聚球框壁、弹性绳、出球口、拾球孔形成聚球框。拾球者单手握住提按式乒乓球拾球器的手柄提起提按式乒乓球拾球器,拾球者将提按式乒乓球拾球器放置在乒乓球训练和比赛场所地面的乒乓球上,此时乒乓球位于正方形拾球孔的下方,用力向下按压提按式乒乓球拾球器的手柄,手柄所受的压力通过聚球框壁传递到弹性绳上,弹性绳受力伸长,正方形拾球孔的边长扩大,乒乓球便穿过正方形拾球孔,进入聚球框内,弹性绳收缩,正方形拾球孔恢复原形,由于正方形拾球孔的边长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进入聚球框的乒乓球不能经正方形拾球孔掉下来。反复操作拾球,当聚球框中的乒乓球积聚到一定数量时,就将乒乓球通过出球口取出或倒出,达到拾起乒乓球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按式乒乓球拾球器具备通过提按操作拾起地面的乒乓球的功能,拾起乒乓球的速度快捷,操作简便、轻松、舒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部件组成关系图。
图1中1.乒乓球,2.弹性绳,3.正方形拾球孔。
图2中1.乒乓球,2.弹性绳,3.正方形拾球孔,4.穿绳孔,5.聚球框壁,6.聚球框,7.出球口,8.螺栓,9.聚球框壁螺栓孔,10.手柄螺栓孔,11.手柄。
图3中2.弹性绳,3.正方形拾球孔,4.穿绳孔,5.聚球框壁,6.聚球框,7.出球口,8.螺栓,9.聚球框壁螺栓孔,10.手柄螺栓孔,11.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乒乓球(1)位于正方形拾球孔(3)的下方,弹性绳(2)纵横交叉形成正方形拾球孔(3),弹性绳(2)与穿绳孔(4)相连,穿绳孔(4)位于靠近聚球框(6)下端的聚球框壁(5)上,聚球框壁(5)围合形成出球口(7),螺栓(8)穿过聚球框壁螺栓孔(9)和手柄螺栓孔(10)将手柄(11)连接在聚球框壁(5)上。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聚球框(6)为中空圆柱形,手柄(11)两端分别用两颗螺栓(8)穿过聚球框壁螺栓孔(9)和手柄螺栓孔(10)将手柄(11)连接在聚球框壁(5)上。拾球者单手握住提按式乒乓球拾球器的手柄(11)提起提按式乒乓球拾球器,拾球者将提按式乒乓球拾球器放置在乒乓球训练和比赛场所地面的乒乓球(1)上,此时乒乓球(1)位于正方形拾球孔(3)的下方,拾球者用力向下按压提按式乒乓球拾球器的手柄(11),手柄(11)所受的压力通过聚球框壁(5)传递到弹性绳(2)上,弹性绳(2)受力伸长,正方形拾球孔(3)的边长扩大,乒乓球(1)穿过正方形拾球孔(3),进入聚球框(6),弹性绳(2)收缩,、正方形拾球孔(3)恢复原形,由于正方形拾球孔(3)的边长略小于乒乓球(1)的直径,进入聚球框(6)的乒乓球(1)不能经过正方形拾球孔(3)掉下来。反复操作拾球,当聚球框(6)中的乒乓球(1)积聚到一定数量时,就将乒乓球(1)通过出球口(7)取出或倒出,达到快速拾起乒乓球(1)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5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