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绒软轴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4866.2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3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洪文标;丁言勇;赵峰;王贺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能(苏州)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00 | 分类号: | F16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 绒软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动力传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绒软轴。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植绒软轴的使用已趋于广泛,尤其在汽车领域的运用,电动天窗、电动座椅都已经运用比较成熟。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般为静电植绒软轴,其工艺包括:上胶、植绒、烘干等步骤。公知的静电植绒工艺,如申请号200420020594.4,专利公布日为2005年2月2日,专利名称为绒面软轴的发明专利。这种软轴的问世尤其对于使用于高档汽车以及其他对噪音舒适度要求高的领域的运动机构起到了很好的技术引导。但是这种绒面软轴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于作业人员的操作手法有直接的依赖性,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加工效率比较低;实际生产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长度进行加工,不具有产品通用性和成卷生产的优势;而且实践使用过程中会有因线头脱胶而引发生绒线脱线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改变传统的植绒软轴绒线与软轴粘接不牢造成的线头脱胶、绒线脱落等问题,使植绒软轴不仅绒线与软轴粘接更加牢靠;而且其结构、工艺简单,自动化程度更高,为植绒软轴成卷生产带来很大的益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热熔线粘接的植绒软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植绒软轴,包括一轴芯,所述轴芯的外表面上设有至少2层钢丝层,所述钢丝层由至少1根钢丝并排螺旋缠绕而成,最外层的钢丝层外设有绒线层,所述绒线层由加热后熔融的热熔线粘接至所述最外层的钢丝层。
优选地,所述最外层的钢丝层由1根钢丝螺旋缠绕,所述钢丝之间预留一同等间距的沟槽,所述沟槽内缠绕至少1根热熔线,用于与所述绒线粘接。
优选地,所述绒线层由至少1根绒线缠绕在所述最外层的钢丝层的沟槽内。
优选地,所述钢丝层的内层由4~12 根钢丝并排螺旋缠绕而成。
优选地,所述绒线为呢绒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植绒软轴不仅绒线与软轴粘接更加牢靠;而且其结构、工艺简单,自动化程度更高,为植绒软轴成卷生产带来很大的益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绒线,2、外层钢丝,3、热熔线,4、多层钢丝绕成的内部软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植绒软轴,包括多层钢丝绕成的内部软轴4。所述内部软轴4包括轴芯(图中未示出),轴芯的外表面上设有钢丝绕成的多层钢丝层。靠近轴心的内部钢丝层由4~12根钢丝并排螺旋缠绕而成,最外层的钢丝层由1根外层钢丝2螺旋缠绕而成。外层钢丝2螺旋缠绕后,在其所形成相邻的钢丝圈之间预留有一同等间距的沟槽,在所述沟槽内螺旋缠绕有至少1根热熔线3用于与所述绒线1粘接,即本优选实施例中最外层为1根外层钢丝2与1根热熔线3并排螺旋缠绕而成。为了加大粘度,采用多根热熔线也是允许的。所述的热熔线3在温度升到一定程度时,形成熔融状态,粘接至所述外层钢丝层的表面,此时再把所述绒线1均匀地螺旋缠绕粘接至熔融的热熔线3的表面,即形成本发明所述的植绒软轴。所述绒线1为呢绒材料制成。
当然,本发明所揭示的植绒软轴的最外层钢丝层也可以采用多根外层钢丝2与多根热熔线3并排螺旋缠绕而成,所述最外层钢丝层的热熔线3在加热至熔融状态后,外面可以均匀地螺旋缠绕多根并排的所述绒线3。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植绒软轴,由于采用热熔线粘接钢丝层与绒线,因此不仅粘接更加牢靠,解决了传统的植绒软轴绒线与软轴粘接不牢造成的线头脱胶、绒线脱落等问题;而且其结构、工艺简单,自动化程度更高,为植绒软轴成卷生产带来很大的益处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能(苏州)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舒能(苏州)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48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圆柱滚子轴承整体保持架
- 下一篇:一种夹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