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量潮滩鱼类密度的提拉式定置网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63841.0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8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衡;全为民;崔雪森;戴阳;张胜茂;杨桥;杨胜龙;周为峰;唐峰华;化成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73/12 | 分类号: | A01K73/12;G06Q5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鱼类 密度 提拉式定置网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潮滩鱼类密度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潮滩鱼类密度的提拉式定置网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潮间带水域(包括光滩和盐沼植被水域)由于水浅,且受潮汐的涨落潮影响较大,因此,该水域的鱼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呈现一定的特殊性,与潮下带、潮沟鱼类群落组成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潮间带水域也是许多河口和海洋仔幼鱼的育幼场所和避难场所,研究潮间带鱼类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生态功能有助于了解潮间带湿地的生境价值。潮间带一般滩面很宽,坡度很小,只有涨潮时才有潮水进入潮滩,而退潮后潮滩几无潮水,因此如何针对潮间带的特点进行鱼类的捕捞装置的设计,特别是如何定量采集潮间带鱼类的样品是十分困难的。传统的潮间带鱼类捕捞网具有插网、地笼网等定置网具,但这些网具主要利用涨潮时鱼类被拦截或诱捕进地笼网内为原理,均不能实现定量取样鱼类的数量和密度,因此其取样的生物量或数量仅是一种相对的量,在鱼类监测中难以进行鱼类密度的标准化,进而影响到鱼类群落特征的比较研究。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潮滩鱼类的提拉式定置网及潮滩鱼类密度的定量测定方法。
在河口水域,如长江口或黄河口,潮间带的底质以泥质或泥沙质为主,潮滩的中上部往往生长有盐沼植被,这都为进行潮滩鱼类的定量监测带来了较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测量潮滩鱼类密度的提拉式定置网及其使用方法,具有简便性、可操作性、易懂性等优点,特别是适合于光滩和盐沼植被生境类型下鱼类的定量监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测量潮滩鱼类密度的提拉式定置网,包括定置网和滑轮提拉装置,所述定置网包括四方形网衣,所述四方形网衣围成一个上、下两端开口的方形管道,所述四方形网衣的上端开口处装有正方形的正方形框架筐,所述四方形网衣下端开口设有沉石圈,所述定置网通过滑轮提拉装置进行提升,所述滑轮提拉装置包括滑轮和绕在所述滑轮上的斜拉绳,所述滑轮安装在毛竹竿顶端,所述斜拉绳一端连接在正方形框架筐上、另一端为绕过滑轮的自由端。
所述正方形框架筐由PVC管制成。
所述沉石圈是由若干裹有小石块的沉石网组成,所述若干裹有小石块的沉石网均布于四方形网衣下端开口边缘。
所述斜拉绳通过绳索圈连接正方形框架筐。
所述滑轮的高度为2.5m。
所述滑轮包括轮子,所述轮子以长条形螺杆为轴安装在U形木质环下端开口处,所述U形木质环上端套有一个转向环,所述转向环上再连接一个圆环,所述圆环通过绳索连接到毛竹竿上。
所述长条形螺杆两端穿出U形木质环下端开口处的两侧,其穿出端带有螺纹并通过两个螺母固定。
所述四方形网衣用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四方形网衣的每一边长为8m、高为1.5m,所述四方形网衣为菱形网目、其网目尺寸为6mm。
所述正方形框架筐每边长为8m,用直径为2~3cm的PVC管或竹管制成。
一种用于测量潮滩鱼类密度的提拉式定置网的鱼类密度的测定方法,步骤如下:
(a)选取潮滩的滩面平缓的区域为监测点,位于光滩或盐沼植被内,潮滩的泥质为淤泥质,淤陷程度为中等;
(b)首先将两根毛竹竿进行打桩,下端削为锲形,用水枪沿着毛竹的下端冲水,在泥滩地形成一个深洞,并将毛竹往下压,埋进深洞内,再用泥土夯实;
(c)将四方形网衣的上端与正方形框架筐用网线进行缝合,正方形框架筐的两边中间位置各系上一个绳索圈,并在绳索圈系上斜拉绳;
(d)分别在两根毛竹杆的上端用绳索固定一个定滑轮,通过斜拉绳与正方形框架筐相连;
(e)在四方形网衣下端开口安装沉石圈,在退潮时,将斜拉绳放松,使得四方形网衣和正方形框架筐落在滩面上,等待潮水涨潮。
(f)至潮水涨至最高潮时,缓慢拉起四方形网衣至正方形框架筐露出水面,然后将斜拉绳系在毛竹杆上,并记录最高潮时的水深;
(g)待潮水褪尽时,松开斜拉绳,收集四方形网衣内的鱼类或其它游泳动物,并进行种类鉴定和计数工作;
所述潮滩鱼类密度的定量计算公式:M=N/S/D;其中,M为鱼类密度,单位为:尾/m3;N为总尾数,单位为:尾;S为取样面积,单位为;m2;D为水深,单位为:m。
所述步骤(f)要在5分钟内完成,并且动作要轻,不影响鱼类的正常活动。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3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免能高效捕鼠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裸腹溞生物饵料的培养方法